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运行分析经济运行分析

习近平 李克强同志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

发布时间:2014-11-26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转型办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出“新常态”的概念,学习研究、深入理解中央关于“新常态”的重大战略论断及工作部署,对于指导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信心,适应经济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但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但发展仍然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他说,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李克强总理指出,在经济运行的新常态下,我们保持定力、深处着力,更加关注结构调整等长期问题,不随单项指标的短期小幅波动而起舞。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使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二、遵循规律,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民生改善、就业比较充分的速度,是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经济活力增强、结构调整有成效的速度,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他说,经济增长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转方式、调结构是我们发展历程必须迈过的坎,要转要调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否则资源、资金、市场等各种关系都绷得很紧,就转不过来、调不过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李克强总理表示,必须保持中国经济运行长期处于合理区间。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把握经济运行合理区间,既要关注经济增长,也要关注物价水平,更要突出就业、收入等民生内容。我们今年确定了GDP增长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CPI涨幅3.5%左右等主要目标。他说,只要我们的发展有就业、增收入,有质量、提效益,节能环保,没有水分、实实在在,增速比7.5%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三、精准发力,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针对突出问题,主动作为,勇闯难关,努力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李克强总理强调,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进,要更加积极有为。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建设,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保险、商务、科技等服务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造、提升精准管理水平,完善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退,要更加主动有序。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对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
    李克强总理指出,以结构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加快弥补服务业这块“短板”,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邮政电信等更多服务领域,用税收的杠杆来培育壮大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更多运用社会资本,增加养老、健康、旅游、文体等生活性服务供给。他说,大力发展服务业,既是当前稳增长、保就业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优化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要推动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齐头并进,加快补上“短板。发展提升服务业,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新一代信息产品,发展电子商务。研发、信息、物流等新兴服务业为发展增添了动力,服务业日益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引领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新方向。
    李克强总理指出,紧扣转方式、调结构,做强实体经济。着力提升企业研发和配套能力,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统筹采取措施,提升我国制造业等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将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他说,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积极推动绿色工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开发,形成新的增长点。扩大国家新兴产业创投引导资金的规模,发挥创新驱动发展的作用,促进我国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着力提高生产要素产出率。他说,今明两年,将推进实施大气污染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开工建设一批风电、水电、光伏发电及沿海核电项目等建设。
    四、改革创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他表示,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他说,增长动力从哪里来?我的看法是,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他强调,必须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他希望,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要创出自己的核心技术、品牌和标准,更加注重开拓国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李克强总理表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强化放管结合,是本届政府的先手棋,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关键一招。我们将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建设,形成有益经验,并复制与推广到其他地区。这有利于放宽市场准入,更好创造营商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建设法治经济,也会更多释放改革红利,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稳定市场预期。继续简政放权,打通抓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消除“中梗阻”,避免截留改革红利,让千千万万愿意创业的人更方便拿到市场“入场券”。
    李克强总理指出,最大的制约是体制机制障碍,出路在于改革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最大限度地依法依规为经济发展“松绑”,让企业轻装上阵,增添活力和创造力。他要求,继续推进政府自我革命,取消不必要审批,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使制度更为公开透明,给权力涂上防腐剂,将会营造更加宽松便利、公平公正的环境,激励更多人去创业创造,让松绑的企业在市场上充分竞争,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他承诺,决不能让企业被各种不合理的制度规定捆住手脚,走不动,行不远,甚至关门停业。政府要加快取消不必要前置审批和资质资格认证等,下决心打掉前进路上一个个“障碍栏”,使企业经营更加便利。必须“痛下决心”,持续协同推进“放权”与“监管”,真正打造现代政府。   
    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经济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运用好政府“四两拨千斤”的效力,更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注重实施定向调控,也就是保持定力、有所作为、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
    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不仅继续需要财力物力投入和付出辛勤汗水,更要依靠13亿人的创造潜能和无穷智慧,通过深化改革挖掘人才资源富矿,使改革红利与人才红利叠加,推动中国经济在发展中提质增效升级,跃上新台阶。
    五、综合施策,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这就要不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必须审时度势,全面把握和准确判断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他说,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问题。对需求下滑、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影子银行等问题和挑战要保持清醒认识,对外部环境可能带来的冲击要高度关注,采取稳妥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他指出,要围绕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加快推进改革,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增大简政放权的含金量,加快放宽民间投资准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李克强总理表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投资增速下降是因为内需不足,但事实上13亿中国人还有很多需求没有得到足够供给。要把这些需求挖掘出来,就需要通过供给引导需求潜力的释放。他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认真研究一批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对推进社会建设、生态环保、改善民生作用显著的重大项目,对解决突出矛盾、增进公平效率有力有效的重大政策,为补短板、增后劲、促均衡、上水平提供支撑。通过改革投融资体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投入格局。要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环节,整治层层加价行为。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原则上应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
    六、科学评价,推进全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评价一个地方工作做得怎么样,不应仅仅看生产总值增长率,而应该看全面工作,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他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不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推动科学发展,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