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基本情况
市发改委行政编制95人(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焦政办[2010]64号),实有96人(移交事管局仍在本单位人员4人)。退休人员48人,离休干部4人。内设机构:办公室、发展规划科、国民经济综合科、经济运行调节科(焦作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投资和城市发展科、社会事业和对外合作科、农村经济科、工业发展科、基础产业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科(焦作市节能减排工作办公室)、价格与收费管理科、人事与离退休干部工作科、服务业与财金贸易科、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办公室、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科、焦作市人民政府项目办公室(焦作市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内设项目综合科、项目管理科、环境建设科、工程协调科、项目稽察科)、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行政事项服务一科、行政事项服务二科、行政事项服务三科等。
二、职能和主要职责
1、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
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分析经济形势,提出国民经济发展、价格总水平调控和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政策,提出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和政策的建议,衔接平衡区域性规划、各主要行业和部门的行业规划与专项规划,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提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2、负责监测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责任,研究宏观经济运行、总量平衡和总体产
2、负责监测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承担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的责任,研究宏观经济运行、总量平衡和总体产
业安全等重要问题并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负责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有关重大问题,调节经济运行,负责组织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
3、参与分析研究全市财政、金融运行情况,研究提出政府融资的政策措施,贯彻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组织实施价格政策。综合分析财政、金融、土地政策的执行效果,监督检查价格政策的执行。负责组织制定和调整市管重要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等,负责全口径外债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
3、参与分析研究全市财政、金融运行情况,研究提出政府融资的政策措施,贯彻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政策,组织实施价格政策。综合分析财政、金融、土地政策的执行效果,监督检查价格政策的执行。负责组织制定和调整市管重要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和重要收费标准,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等,负责全口径外债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和监测工作。
4、承担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责任,研究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搞好重要专项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衔接,指导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
5、承担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的责任。拟订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衔接平衡需要申请中央、省政府的投资,安排市
5、承担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的责任。拟订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控目标、政策及措施,衔接平衡需要申请中央、省政府的投资,安排市
政府投资和涉及重大建设项目的专项规划。安排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资源开发类重大投资项目和大额用汇投资项目。指导政策性贷款建设资金使用方向和市政府政策性投资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指导和监督国外贷款建设资金的使用,引导民间投资方向,研究提出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战略、规划、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目标和政策。审批市政府投资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概算和初步设计。指导全市工程咨询业发展。
6、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战略、规划和重
6、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我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负责协调第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并衔接平衡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做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战略、规划和重
大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统筹信息化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衔接平衡。
7、承担组织编制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协调实施和进行监测评估的责任,组织拟订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负责区域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全市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组织拟定区域空间布局等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8、承担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的责任,监督执行全市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与国家、省衔接调整进出口总量计划,提出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等重要物资和商品的市级储备计划。
9、负责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全市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
7、承担组织编制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并协调实施和进行监测评估的责任,组织拟订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负责区域经济协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研究提出全市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组织拟定区域空间布局等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8、承担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的责任,监督执行全市重要农产品、工业品和原材料进出口总量计划,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与国家、省衔接调整进出口总量计划,提出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等重要物资和商品的市级储备计划。
9、负责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衔接,组织拟订全市社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拟订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民政等发展政策,推进社会事业建设,研究提出促进就业、调整收入
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协调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及政策。
10、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全市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节能减排、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规划布局并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大项目,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
11、拟订全市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年度计划;实施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的规划建设管理;提出发展新能源和能源行业节能的政策措施。
12、承担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和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的责任;起草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和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的有关政策措施,研究提出年度重点项目选择指导目录;组织对重点项目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全过程监管,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协调全市稽察监管工作,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稽察。
13、组织实施国家资源城市转型政策,提出促进城市转型重大问题和政策的意见建议,协调城市转型相关政策的落实,承担市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14、负责管理和协调全市口岸工作。
15、起草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规范性文件。
16、组织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动员规划、计划,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国民经济动员有关工作。
17、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政策和制度;指导和协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
18、承办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许可、审批、审核、核准等事项。
19、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10、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负责节能减排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拟订全市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及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参与编制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协调生态建设、节能减排、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重大问题,规划布局并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大项目,综合协调环保产业和清洁生产促进有关工作。
11、拟订全市能源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年度计划;实施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的规划建设管理;提出发展新能源和能源行业节能的政策措施。
12、承担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和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的责任;起草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和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的有关政策措施,研究提出年度重点项目选择指导目录;组织对重点项目建设工程进度实施全过程监管,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协调全市稽察监管工作,组织开展重大建设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稽察。
13、组织实施国家资源城市转型政策,提出促进城市转型重大问题和政策的意见建议,协调城市转型相关政策的落实,承担市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14、负责管理和协调全市口岸工作。
15、起草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规范性文件。
16、组织编制全市国民经济动员规划、计划,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协调相关重大问题,组织开展国民经济动员有关工作。
17、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公共资源交易的管理政策和制度;指导和协调全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
18、承办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许可、审批、审核、核准等事项。
19、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2015年主要工作
1、做好《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编制工作。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强化分工协作,加强规划衔接,坚持开门编规划,突出体现焦作转型发展、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统筹兼顾、创新驱动发展、生态发展、惠民生等六个方面,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地编制好《焦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认真做好2014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工作。围绕建设全国经济转型示范市的战略目标,做好年度绩效评价总结工作,加强沟通衔接,保持与国家发改委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争取在绩效评价考核工作中取得良好成绩。加强经济转型示范市指标分析和考核。定期监测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各项指标变化,每季度编制指标监测分析报告,科学考核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转型工作。加强宣传报道,持续营造经济转型舆论氛围。
3、全面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围绕“健全责任,增责加压;改进服务,提升效率;突出节点,分类督导”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4个方面工作。一是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坚持和完善重点项目责任制,按照新开工项目百分之百开工、竣工项目百分之百竣工、投资目标百分之百完成、联审联批百分之百办结的要求,从严考核。二是强化服务,提高效率。着力在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强化要素保障能力、构建良好环境和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等方面下功夫,使实劲,求实效,切实提升服务项目的质量和效率。三是强化督导,重点推进。在坚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集中观摩点评活动和重点项目投资进度月通报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督导形式方法,区分不同阶段,重点加大对新开、竣工和投资进度缓慢项目的核查督导力度。对应开未开、应竣未竣项目要及时分析原因,破解症结,推进项目加快建设。四是依法稽察,强化监管。全面落实好《河南省重大项目稽察办法》的各项要求,着力加大对政府投资类、民生类等项目在招投标、资金使用、工程质量等方面的稽察力度。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全程跟踪,确保整改到位。
4、全面推动产业集聚区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持续求进为工作主基调,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内涵要求,着力抓好“两个完善、六个强化”(完善政策支撑、完善体制机制和强化集群培育、强化创新体系、强化项目带动、强化规划引领、强化功能提升、强化节约集约发展),加速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推动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更大规模、更快速度、更高水平发展,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做到“五个坚持”:坚持把培育主导产业集群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主要抓手、坚持把功能完善作为集聚区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产城互动融合发展作为民生改善的切入点、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5、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牵头做好我市铝工业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政策制定和协调服务工作,找准铝工业企业战略方向和发展路子,支持铝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一步推进焦作市铝工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6、加快推进清洁高效大型火电机组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项目谋划、储备和实施,努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不断完善电网建设和煤矿安全改造,加强油气长输管线安全保护工作。加快铁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7、强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认真履行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牵头制定出台《焦作市城镇化发展实施方案》,分解落实重大专项责任分工,并研究制定具体考核办法。牵头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与相关部门结合,完成六县(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报批工作。指导、推进城建及教育计划项目单位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按时编报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草案。根据国家、省编报要求,认真做好中央预算内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政法基础设施项目的审核与上报工作,并密切跟踪上报项目的审核及资金下达情况。
8、以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田间工程和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为中心,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围绕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项工作搞好服务;紧紧围绕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和我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实施方案,加强农业、畜牧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粮食长期稳定增产。扩大优质小麦和优良种子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粮食保护性耕作面积,加快奶业和特色农业发展,不断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效益。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素质和竞争力。加大“一村一品”工程实施力度,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力度,不断提高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
9、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以“两区”建设为抓手,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文化、旅游等高成长性服务业,着力培育健康服务、教育培训、商务服务、养老及家庭服务等引领消费的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好5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发展高成长性服务业。二是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三是着力发展旅游产业。四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五是加快推进“两区”建设。
10、以改善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主要做到“三个持续”:持续完善公共教育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持续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根据中央资金投资方向,积极做好2015年项目的谋划储备和申报工作。加强社会事业项目管理,全面提升社会事业项目建设质量和社会效益,重点是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农村120指挥中心、市县精神病防治机构、儿童医院、二医院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等项目。
11、继续抓好队伍建设,提升发展改革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廉洁自律意识,积极推进机关作风和政风行风建设,认真落实“三转”要求,履行监督责任,强化纪检问责,建立长效机制,健全规章制度,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20条意见,在加强调查研究、改进文风会风、严格“三公“经费支出、公务用车管理、厉行勤俭节约、提升行政效能、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继续加大力度,确保干部队伍素质提升。
三、收入预算说明
2015年收入预算966.47万元。
四、支出预算说明
2015年支出预算966.4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73.97万元,含人员经费836.94万元,公用经费37.03万元;项目支出9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