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经信息农经信息

“解码”河南经济新常态:缓中趋稳调结构稳中向好换动力

发布时间:2015-07-30      来源:综合科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新华社讯:河南省统计局日前发布该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其中生产总值增长7.8%,高出全国水平0.8个百分点。记者梳理发现,从农业生产到工业发展模式全方位的动力转换,是新常态下河南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重要“密码”。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粮食生产成为河南上半年抢眼的“风景”。今年,河南夏粮总产351.18亿公斤,首次登上350亿公斤台阶,并实现“十三连增”。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表示,农业生产进入新阶段,各种资源要素已处紧绷状态。“近年来河南粮食生产不断完成高点跨越,跟转变发展方式的努力密不可分。”
  据了解,2015年,河南高标准粮田建成区小麦亩均产量超过500公斤,比非建成区高100公斤。截至目前,河南省已累计投入资金385亿元,建成高标准粮田4046万亩。
  夏粮丰收,对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起到了“压舱石”作用,同时也为工业生产调结构、转方式提供了更大腾挪空间。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8.5%,居全国第8位。此间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增长12.4%,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6.1%。
  “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内涵就是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向城镇转移,由此成为全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有效载体。”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说。
  一产稳定增长、二产缓中趋稳的同时,河南围绕第三产业积极作为,努力培育经济新引擎。尤其是基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着力打造以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或将成为下一步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
  据了解,目前郑州机场飞往亚、欧、美三洲的“一带一路”国际货运航线已达22条;郑欧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并实行常态化运营,货源地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主要经济圈和东北地区;中国(中部)国际电子商务港开工在即,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三大电子商务港。
  积极变化在经济数据上开始显现:上半年河南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达到8.8%,高于生产总值增速1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提高;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3860亿元,同比增长36.4%。
  “一直以来,河南产业结构中‘粗、低、重、耗’的产品过多,既污染了环境,还把更多的利润拱手相让。立足交通枢纽优势地位,下好郑州‘米’字形高铁网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关键棋,将为未来全省经济提质增效蓄积势能,攒足强大后劲。”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说。
河南省社科院相关课题组分析认为,梳理上半年数据可见,由于新旧增长动力转换带来的阵痛,新常态下河南经济运行同样呈现增速减缓态势,但缓中有稳、缓中有快,新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爬坡过坎之间,正向现代农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的战略目标坚定迈进。
 
(国民经济综合科)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