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  请调整您的计算机日期!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经信息农经信息

“十三五”农业投入机制改革启动

发布时间:2015-11-04      来源:经济运行调节科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日前了解到,针对目前部分主要农产品价格内外倒挂明显、农产品库存庞大、农民种地收益低等问题,国家在“十三五”期间将进行一系列补贴制度和涉农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改革。
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中国农业补贴改革的举措,多位专家透露,将以调整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政府补贴(“黄箱”政策的一种),逐步扩大“绿箱”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为主。近期推出的农业补贴改革试点就是一项重要实践,具体而言,就是将中国目前农业补贴主体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而在涉农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方面,记者了解到,重点是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但将对“小、散、乱”且效果不明显的涉农转移支付资金进行整理,对于目标接近、投入方向类同的涉农专项资金予以整合,而对地方具有管理信息优势的支出,划入一般性转移支付切块下达。
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执行院长屠新泉告诉记者,受制于财政压力,目前世贸成员中对农业补贴的比例都比较低,发达国家认为中国农业补贴水平过高。中国加入WTO的时候,承诺对农业补贴不能超过农业产值的8.5%,但中国有的产品补贴已经越过限制了。
这种状况主要是由国内粮食生产成本抬升的挤压作用所导致的,与此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内外严重倒挂,进口农产品正在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造成主要农产品库存的大量积压。以玉米为例,根据测算,截至目前我国临储玉米结余量在1.5亿吨的水平,由于大豆、棉花、杂粮等种植区域向玉米转移愈发明显,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我国今年玉米结余量有望首次达到2亿吨以上。
农业补贴改革试点将已经实施11年的三项主要农业补贴政策合并为一项,对此,有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在许多地方,一些农民即便不种粮,也能得到补贴。而真正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却很难得到除自己承包耕地之外的补贴支持。而三项补贴政策合一之后,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另外80%加上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可以真正做到“谁种粮谁受益”。
在涉农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改革方面,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汪德华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清理整合规范涉农转移支付,是和我国整体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密切相连的。我国专项转移支付过多、过滥长期为各界所诟病。”汪德华称,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是我国财税改革的一个重点。事实上,专项转移支付的很多问题集中出现在农业财政补贴上,而农业资金投入主要问题则是多头投入。“对基层来说,做一件事,其资金往往来自多个部委。小、散、乱、碎片化现象严重。”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