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业能源消费的主要特点
(一)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保持在高位区间运行。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37.3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3.68%,较2008年全年多降4.37个百分点。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下降面达76.47%,其中有3个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在20%以上。
(二)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大幅下降。上半年,全市电力、黑色、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工、有色、煤炭等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83.5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16%,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速度快2.3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71.38%,比去年同期比重下降1.28个百分点。全市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457.3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66%,万元产值能耗1.040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8.20%。全市重点耗能监测企业(2008年耗能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综合能源消费量480.65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9.39%,万元产值能耗0.91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9.47%。
2009年上半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耗能情况 | |||||
指 标 |
综合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 |
能源消费量增长% |
本期工业增加值增长% |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
能耗比重%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
5373537.56 |
-9.80 |
4.5 |
-13.68 |
100.00 |
六大高耗能行业 |
3835601.17 |
-12.16 |
-2.55 |
-9.87 |
71.38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40639.59 |
13.58 |
22.3 |
-7.13 |
4.48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853647.70 |
-8.82 |
6.6 |
-14.47 |
15.8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66063.52 |
-4.31 |
6.6 |
-10.23 |
10.53 |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
62262.46 |
-9.83 |
-2.1 |
-7.90 |
1.16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业 |
1103092.89 |
-17.15 |
-21.5 |
5.54 |
20.53 |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
1009895.01 |
-17.67 |
-17.9 |
0.28 |
18.79 |
(三)大多数重点耗能产品单耗下降。上半年全市重点耗能工业企业13种产品单耗中,有11种产品单耗同比下降,下降面达84.62%。由于窑炉改造,平板玻璃产品单耗下降20.85%,以前自己生产纸浆,现在外购纸浆,机制纸及纸板产品单耗下降18.82%,下降幅度都超过10%以上;产品单耗降幅在5%-10%的产品是铝加工和合成氨,分别下降9.74%和9.55%;产品单耗降幅在5%以下的产品是原煤、水泥熟料、纯碱、火力发电、水泥、烧碱和氧化铝,分别下降4.89%、4.22%、3.26%、3.15%、2.52%、2.23%和0.21%。受开工不足影响,电解铝和铅冶炼的产品单耗出现了上升,分别上升了0.48%和8.37%。
(四)能源加工转换效率、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上半年,全市用于加工转换投入能源总量为521.36万吨标准煤,产出二次能源总量为383.38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总效率为73.53%,同比提高6.81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加工转换效率为37.94%,同比提高2.16个百分点;热电联产加工转换效率为46.35%,同比提高2.51个百分点;洗煤加工转换效率为93.97%,同比提高1.05个百分点。回收利用能源总量10.87万吨标准煤,同比上升4.42%。
二、当前工业能源消费的新情况
总体上看,上半年全市工业节能降耗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与省政府要求、先进省辖市和我们自身节能目标任务相比,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工业生产增速回升过程中,能源消费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
(一)综合能源消费量触底回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虽然同比下降9.8%,但降幅比一季度、1-4月、1-5月分别减缓了6.6、4.96和3.0个百分点。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7.80万吨标准煤,降到近年来最低点。5月份能源消费量105.38万吨标准煤,环比增长19.76%;6月份能源消费量107.58万吨标准煤,已接近去年7月份的最高水平,超过去年9月、10月、11月和12月水平。
(二)工业用电量逐月回升。上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7.49%,降幅比一季度、1-4月、1-5月分别减缓6.10、3.26和2.29个百分点。6月份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6.05%,但降幅比5月份回升了9.98个百分点。工业日均用电量从3月份的3868万千瓦时、4月份的4491万千瓦时、5月份的4209万千瓦时回升至6月份的4734万千瓦时,工业日均用电量5月份比3月份上升了22.39个百分点,已经超过去年8月份水平。
(三)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逐月收窄。今年1-3月、1-4月、1-5月和上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14.30%、15.10%、14.59%和13.68%,从四月份开始,呈逐月收窄趋势,上半年降幅比四月份收窄了1.42个百分点。
出现这些新情况和新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工业经济发展积极变化因素的正常拉动,也有节能降耗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制约,既有以高耗能行业为主导工业结构的惯性推动,也有地区间节能降耗成效差异较大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耗能行业生产回升。上半年,全市有色、黑色、非金属、煤炭、化工和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5%,分别比1-4月和1-5月回升了3.65和1.97个百分点;主要高耗能产品烧碱、氧化铝、电解铝产量和火力发电量分别下降27.3%、36.4%、18.1%和22.7%,但比一季度降幅缩小14.6、0.5、5.0和3.9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6月份产量同比仅仅下降了6.5%,已经基本上达到去年6月份产量水平。
上半年,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1.38%,增加值比重却只有37.89%,高耗能行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1.3%,但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拉动却达90.9%。如果下半年全市高耗能行业生产继续加快,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势必会迅速攀升。
(二)县(市)区之间节能降耗成效差异较大。受产业结构影响,加之各地政府采取措施力度不一,各县(市)区之间工业节能降耗成效差异较大。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平均下降13.6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市直(-18.54%)、修武县(-16.78%)、中站区(-16.09%)、孟州市(-15.10)、武陟县(-14.74%)和马村区(-13.7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沁阳市(-13.41%)、温县(-12.97%)、博爱县(-12.54%)、解放区(-11.41%)、高新区(-11.41%)和山阳区(-0.26%)。降幅最大的市直和山阳区相差18.28个百分点,差距较大。
2009年上半年分县市区综合能源消费情况
单位:吨标准煤
单位
名称 |
本月止累计 |
占全市比重(%) |
比去年同期增长(%) |
工业增加值增长(%) |
增加值能耗降低率% |
焦作市 |
5373537.56 |
100.00 |
-9.80 |
4.5 |
-13.68 |
市 直 |
2500991.98 |
46.54 |
-27.59 |
-11.1 |
-18.54 |
解放区 |
616.55 |
0.01 |
0.46 |
13.4 |
-11.41 |
中站区 |
57985.67 |
1.08 |
-7.62 |
10.1 |
-16.09 |
马村区 |
50343.28 |
0.94 |
-5.68 |
9.4 |
-13.79 |
山阳区 |
63755.47 |
1.19 |
11.51 |
11.8 |
-0.26 |
高新区 |
10446.38 |
0.19 |
0.26 |
13.2 |
-11.41 |
修武县 |
94336.47 |
1.76 |
-8.54 |
9.9 |
-16.78 |
博爱县 |
578505.98 |
10.77 |
-3.88 |
9.9 |
-12.54 |
武陟县 |
532496.64 |
9.91 |
-5.36 |
11.0 |
-14.74 |
温 县 |
401124.38 |
7.46 |
-2.88 |
11.6 |
-12.97 |
沁阳市 |
653454.61 |
12.16 |
-9.86 |
4.1 |
-13.41 |
孟州市 |
429480.15 |
7.99 |
-4.91 |
12.0 |
-15.10 |
(三)节能降耗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和企业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认识还未完全到位,仍存在着重经济发展,轻节能降耗的现象。二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短期内全市产业结构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结构性能耗刚性上升的因素仍较突出。三是淘汰落后产能进入攻坚阶段,淘汰的标准更高,阻力更大,依靠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的空间越来越小。四是企业节能投入严重不足,节能资金缺口较大。我市高耗能行业基本分布在传统产业,产品附加值低,工艺技术和装备比较落后,用于投入节能的资金能力有限。社会资金参与投入的机制尚未真正形成,节能资金缺口较大。
三、对全年节能降耗形势的初步判断及工作建议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攻坚之年。前三年,我市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13.16%,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标22%的59.8%。但基于我市特殊的产业结构,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后两年降幅仍需达到10.18%以上,每年降幅不低于5.22%,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不低于10%。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将随着工业生产形势的好转不断收窄,大幅下降的格局可能会发生改变。加之一、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等非工业电力消费增长较快等因素影响,全年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因此,在实现工业生产增速回升的同时,必须继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推动节能降耗工作深入开展,确保我市节能降耗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继续严把高耗能行业准入关。在存量上加大高耗能产业淘汰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后产能淘汰和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增量上提高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健全新开工项目管理部门联动机制,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不断完善重点耗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严格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达不到最低能耗标准的设备和产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低能耗产业结构,促进工业节能降耗,走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切实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工作。认真落实冶金、建材、煤炭、化工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实施方案,明确各行业必须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新建项目的能耗准入门槛,鼓励推广的节能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的节能目标,以及配套措施等,并逐个加以推进和落实。加快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监测计划实施进度,修订完善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新机制,深入推进中小企业节能降耗。
(三)进一步加快重点耗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步伐。推进十大节能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支持高耗能行业重点耗能企业实施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节约替代石油、电机系统改造等。鼓励重点耗能企业加快更新改造高耗能设备,重点组织实施全市工业锅炉、工业窑炉和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加快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鼓励引导消费者更多购买使用节能环保型产品。充分利用贴息贷款、节能设备融资租赁、信用担保、保理业务等金融产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机制,有效解决节能项目投融资难的问题。
(四)继续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跟踪监测及指导。密切关注能耗变动形势,及早发现影响全年节能目标完成的突出问题并制定相应措施,防止能耗出现过快增长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