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产业集聚区倾力开展土地收储工作
温县产业集聚区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是温县城市“四区联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为8.6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为切实解决区项目建设“协调周期长、项目落地难”的首要问题,根据滩区土地国有非耕地的特殊性质,温县产业集聚区创新了土地供管机制,打破了项目用地瓶颈。2010年以来,该县集聚区累计收储土地5315亩,确保了福沃重工等项目的及时入驻。
一、先收后供,确保项目及时入驻
成立了由副县长任组长,国土局、财政局、审计局、公安局、住建局、集聚区管委会、温泉镇、岳村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土地收储联合小组。由国土局牵头,各成员单位固定专人,逐月制定收储计划,大力开展土地收储,提前将土地收储到位。
二、和谐收储,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建立了附着物补偿金由国土、财政、审计、乡镇、管委会共同签字认定的审核制度,确保收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对愿意放弃土地的农民,保障补偿资金足额发放,对不愿放弃土地的,通过土地置换、返租等方式,在集聚区用地范围外提供同等条件土地,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利益。同时集聚区管委会成立了“劳力资源服务中心”,优先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确保“和谐”收储。
三、严格供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建立“项目联席评审会议”和“项目选址县长办公例会审批”双重审核制度,严把项目入驻关,拒绝浪费土地。严格执行每亩不得低于280万元的投资强度和投资3000万元以下项目不予单独供地的硬性规定。限定了投资2亿元以下项目建设周期一般不得超过1年,3亿元以下项目建设周期不得超过2年,确保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