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发展工业发展

厚植发展优势 全力助推工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03-16      来源:工业科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近年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总要求和“一个战略、四项重点、十大建设”总思路,主动适应工业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质转型创新发展为主线,突出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方向,全力推动我市工业转型升级。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狠抓产业集群培育,转型升级持续加快。抢抓“中国制造2025”和河南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战略新机遇,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和“高端智能”发展方向,围绕十大产业,重点实施100个转型升级项目,着力打造六大千亿产业集群,以发挥特色优势为重点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矿山装备、工程机械等产业;以发展新能源汽车为重点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汽车关键部件、专用车等产业;以延链补链为重点打造现代化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氟化工、氯碱化工等产业;以塑造品牌为重点打造食品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功能饮料、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产业;以高端化、规模化为重点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头孢类抗生素、核黄素等特色产业链;以技术突破为重点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做精做强超硬材料、合金材料等特色产业链。同时,加快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食品3个产业集群超五百亿,新材料、生物医药2个产业集群超百亿,六大产业集群全部进入全省“百千万”产业集群方阵。

(二)突出产业载体培育,产业集聚区建设位于全省前列。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1306亿元,是2010年的3.8倍;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489亿元,是2010年的3.8倍;入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9家,比2010年增加274家;新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95个,是2010年的3.6倍。一是积极争取奖励资金。为孟州、武陟、沁阳、温县4个产业集聚区争取到全省产业集聚区集群发展奖金4000万元;为全市8个产业集聚区争取到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资金5256万元;推荐市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和市工业产业集聚区成功申报2015年省智慧园区试点,获得省补助资金1000万元。二是狠抓争强夺快晋星。印发《2015年焦作市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专题研究《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办法》。孟州、沁阳、武陟3家产业集聚区晋级为二星级产业集聚区。修武、武陟、温县、中站4家产业集聚区入围全省招商先进产业集聚区,入围数量全省第二。三是加快推进机构套合。建立区镇管理套合工作领导小组,起草了《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套合工作的实施方案》,经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并印发。目前,武陟县已完成套合。四是优化调整产业集聚区空间规模。进行规划调整方案会商,向省发改委上报“五规合一”规划。武陟和温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已经省联席会议研究通过,预计全部新增规划面积37.82平方公里,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三)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延续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2007年至今,我市累计获得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28.85亿元,为我市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财力支撑。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将于2015年底到期,为了争取政策延续,我委多次陪同市主要领导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财政部汇报。起草了全国两会《关于持续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建议》议案,积极向全国人大代表呼吁,该项议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第6074号建议转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办理。广泛争取支持,邀请中科院专家和16个部门开展“新常态下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路径研究”,明确我市创新产业发展方向。做足做实政策延续支撑,全力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组织撰写了《焦作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情况报告》,精心制作了《借力转型步青云-焦作转型八年纪实》专题片。经过多方努力争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经原则同意对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政策资金支持采取逐步退出办法,并预拨付2016年度资源枯竭城市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2.8亿元,为我市争取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政策延续奠定了扎实基础。

(四)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坚持七个一工作法,强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3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5亿元,204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8亿元, 89个省定联审联批事项办结率达100%全面完成三个百分之百目标一是强化领导分包。印发了《焦作市市级领导联系分包省重点项目的通知》,把35个省重点项目逐一分解落实到每位市领导。市分包领导定期深入重点项目建设一线,靠前指挥,现场办公,主动协调解决存在问题,重点项目建设明显加快。二是强化服务协调。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汇报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研究提出解决项目存在问题的途径和办法。牵头规划、土地、环保等部门认真落实省市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工作机制,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环节。开通了企业服务热线电话和产业集聚区官方微博24小时受理企业情况反映,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三是强化督导通报。开展了省市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建设集中观摩点评活动,坚持重点项目月督导通报制度,每月对35个省重点项目和市重点项目进行一次巡回督导,按月对县(市)区重点项目投资进度进行排名通报,并作为年度考核重要依据。

(五)重大项目谋划争取工作全面加强。学习外地项目谋划推进经验,积极为市政府出谋划策。完善重大项目谋划推进机制,牵头制定了《焦作人民政府关于成立焦作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大项目谋划的实施意见》,市政府成立了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领导小组,我委作为牵头单位,统筹、协调、指导、服务全市重大项目谋划工作,拟定和分解重大项目谋划年度目标任务,建立了动态管理的重大项目库,提升项目库使用效率。目前,已谋划储备项目464个、总投资2720亿元。围绕国家11个重大工程包,收集项目345个、总投资926.8亿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资金8.91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7.08亿元。

(六)推进铝工业转型发展。按照市委十大产业分包机制,我委牵头推进铝工业转型发展。一是推进完成中铝中州分公司分转子工作。中州分公司成功转为子公司”-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理顺了体制,为地方培植了新的税源,为企业的转型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二是加快推进中铝工业园区规划实施。根据中铝中州公司提出的规划建设铝工业园的建议,市发改委于2015413日、116日两次召集市环保局、规划局、国土局、修武县政府、中铝中州分公司共同商讨铝工业园区建设有关事宜,并提出中铝企业转型示范园建设工作方案,帮助企业和修武县政府明确了工作程序、重要节点和重点环节。三是协调推进奋安铝业等重大铝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奋安铝业投资10亿元建设的年产18万吨新型高端铝合金型材项目,对于我市调整优化铝工业结构意义十分重大。在我委承担专项服务铝工业发展任务后,了解到制约项目迟迟不能开工的原因是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免等问题,多次督促中站区政府落实政策,特别是在孙书记的亲自过问下,市政府也督促市法制办对照法律法规尽快拿出了法律依据,很快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问题解决,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着力协调解决天鹅型材年产10万吨新型节能隔热断桥铝材项目建设问题,以市推进铝工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印发《解决企业问题进展情况周报》,督促沁阳市政府,加快解决项目建设中涉及土地出让金、奖励政策等有关问题。协调推进广东兴发二期工程,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在原有生产线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新增高档铝型材3万吨,20155月份开工,已完成设备订购等工作,预计20167月建成投产。

二、2016年工作思路及重点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委将认真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总要求,持续加大工业转型升级力度,提升集群竞争优势,促进服务功能升级,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全市产业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集群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助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围绕打造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铝工业、煤炭、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加快推进焦作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规划好中铝企业转型示范园,推进奋安铝业铝加工、天鹅型材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更加注重自主创新,鼓励引导重点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指导企业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新上一批战略新兴产业项目。

(二)提升产业发展载体水平。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要求,突出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方向,着力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平台支撑能力、创新发展能力、要素保障能力。制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专项实施方案,开展“争强夺快晋星”竞赛活动,加快智慧园区平台和公共研发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产业集聚区继续开展“五规合一”工作。2016年,力争全市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4000亿,固定资产投资1500亿;重点培育县域9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抓好46个总投资591亿的10亿元以上项目。

(三)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优化投资结构,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促进投资增速回升。重点抓好新开工项目的推进工作,迎接全省重点项目暨产业集聚区观摩活动。一是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筛选上报省重点项目51个,总投资853亿元。筛选市重点项目156个,总投资934亿元。继续坚持“七个一”工作法,全面落实市级领导分包、联审联批、督导通报、观摩点评等工作措施,争取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二是强化项目谋划储备。落实健全重大项目谋划机制等措施,按照可招商、可向上申报的深度要求,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建立政府投资三年滚动实施项目库,筛选一批年内可开工项目,争取纳入国家重大工程包,进一步完善PPP项目库。三是加强资金争取和项目管理。强化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争取中央对资源枯竭城市支持政策延续;加大对中央、省市投资项目管理工作,确保所有项目依法依规建设,并按期开工、按期完成。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功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四)深入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推进国家首批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建设,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建设,推进修武县钜龙科技有限公司赤泥资源化利用、佰利联钛石膏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节能工程建设。将112家重点耗能企业纳入国家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重点用能单位,建成投运企业端在线监测系统。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推进化工园区、新建电厂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园区大循环的要素共享共用、产品互为原料、高效封闭耦合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