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全省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动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效益持续改善,物价就业保持稳定。
一、秋粮生产形势较好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玉米正处于抽雄、吐丝期,土壤墒情总体较为适宜,秋作物植株健壮,长势良好。据省地调队8月1日对玉米长势的监测结果显示,长势较好的占82.6%。
二、工业生产基本稳定
7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比6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高于5月份增速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1位,比6月份前移1位。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与上半年持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同比前移1位,比上半年前移1位。新产业新产品快速增长。7月份,全省高成长性制造业增长10.4%,高技术产业增长17.7%,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工业2.8个和10.1个百分点。全省多晶硅增长47.6%,智能手机增长33.8%,太阳能电池增长40.4%。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324.35亿元,增长4.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4.4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回升
1—7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20621.46亿元,增长12.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8位,比上半年前移5位。全省民间投资16181.80亿元,增长4.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925.37亿元,增长18.3%;第二产业投资9647.71亿元,增长8.3%。工业投资9650.91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投资10048.38亿元,增长16.9%。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20368.81亿元,增长11.5%。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1.1%,国内贷款增长1.6%,自筹资金增长11.4%,利用外资增长9.2%。
四、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
1—7月,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2962.01亿元,增长20.1%,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210.05亿元,增长22.7%。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4509.16万平方米,增长26.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107.84万平方米,增长26.8%。商品房销售额2190.67亿元,增长30.7%。其中住宅销售额1920.57亿元,增长33.3%。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两项指标增速均为今年来最高点。
五、市场销售平稳增长
7月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1.51亿元,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4%),增速比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其中,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79.15亿元,增长10.2%。限上企业(单位)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35.29亿元,同比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3.86亿元,增长10.8%。按消费类型分,7月份,餐饮收入36.18亿元,同比增长11.4%;商品零售542.97亿元,增长10.1%。1—7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24.59亿元,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与上半年持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7月份,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63.7%,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60.7%,家具类增长18.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4.6%;汽车类增长13.2%。
六、物价就业保持稳定
7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7%,衣着上涨0.5%,居住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和通信下降0.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3%,医疗保健上涨3.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5.9%。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下降0.2%,畜肉价格上涨12.9%,鲜菜价格下降13.0%。1—7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
7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1%,降幅比6月份收窄0.8个百分点;1—7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4%,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4个百分点。
据人社部门统计,1—7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3.9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8万人。
七、“三去一降一补”初见成效
去产能方面,7月份全省原煤、水泥、烧碱、电解铝产量分别同比下降12.5%、7.3%、7.1%和2.4%;六大高载能行业增长5.0%,回落2.0个百分点。去库存方面,7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3512.34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18.2万平方米,连续两个月减少;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9.6%,已连续3个月下降。去杠杆方面,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8.5%,比一季度降低0.5个百分点。降成本方面,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7.40元,比上年全年下降0.12元;补短板方面,1—7月全省基础设施投资3472.50亿元,增长29.8%,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7.0个百分点,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邮政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均超过30%。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