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上午,太原至焦作铁路(河南段)建设动员大会在博爱县柏山镇召开。太焦铁路是我省规划的“米”字形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长度358.7公里,其中山西省境内325.3公里,我市境内33.4公里,在我市境内的投资概算约44.8亿元。
据了解,在位于沁阳市常平乡九渡村的太焦铁路太行隧道出口段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数十名施工人员正在开挖台架上进行钻爆作业。在隧道岩面上,施工人员共需钻眼210个,并填装264公斤炸药进行爆破,然后将390立方米洞渣运出隧道,可完成3米循环进尺工作任务。目前,太行隧道出口段已累计开挖360米。
由于出口段隧址区位于太行山南麓,要穿越两个断层,地下水富集,存在较大突泥涌水风险,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工期,太行隧道出口段已采用机械化配套施工,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并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控制。
据了解,太焦铁路太行隧道全长9751米,为全线控制性工程,其中河南段负责施工太行隧道出口段,长3719米。2020年,太焦铁路建成后将与郑焦铁路贯通,形成贯通河南、山西两省的高铁“大动脉”,届时乘高铁从郑州出发经焦作到太原只需两个小时。
太焦铁路是郑焦铁路的延伸,是河南“米”字形高铁西北那条线路。太焦铁路从郑焦铁路焦作站引出,向西在博爱县城北设博爱站,然后向北穿越太行山脉进入山西境内,设计标准为双线,250公里/小时客运专线,设计运输能力为4000万人次/年。
项目建成开通后,焦作至太原列车运行时间将由9个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河南郑州和山西太原两个省会城市将步入“两小时经济圈”,形成贯通河南、山西两省的高铁“大动脉”,极大缩短两省的时空距离。同时,随着新焦、焦济洛城际铁路加快推进,焦作也将形成“十”字形高铁交通网,进入以高铁为代表的“大交通”时代,有利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向我市汇聚,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我市交通状况,畅通对外发展渠道,深化与山西及周边城市在经济、旅游、商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极大地增强焦作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太焦铁路的开建,不仅完善了我省“米”字形的高铁网络,更重要的是为豫、晋两地区域经济发展架起了一条快速通道。太焦铁路开辟了出省南下大通道,通过郑焦铁路和郑州枢纽,接入南北方向的京广铁路、东西方向的陇海铁路、商合杭等国家铁路交通主动脉,成为京广铁路主要分流铁路。新建的太焦铁路向北通过太原枢纽,对接大西铁路、大张铁路、京张铁路,形成至京津冀的新快速通道,与石太客运专线、京石铁路一起组成山西的两个北通道,增强了与京、津、冀、蒙之间的联系,为区域互动发展创造了条件,并与京、津、冀城市群互动,产生“同城效应”;南下与京广铁路、京九铁路连接,实现与郑州中原城市群以及武汉长江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互动;西进与大西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连接,实现与西部地区、“一带一路”区域互动;向东与陇海、商合杭等快速客运网沟通,联通江、浙、沪等长江中下游发达地区。
山西和河南都是旅游大省,我市又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太焦铁路的建成通车对山西、河南两地旅游资源的共享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受交通因素制约,目前,太焦铁路沿线区域旅游业发展主要依靠公路运输,晋中、晋东南及焦作地区正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支撑当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