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下发《关于印发<焦作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六项重点工作任务、十四项核心指标攻坚行动和五大保障措施,助推我市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程。
六项重点工作任务: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巩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成果,优化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建立健全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深入推进清单规范化标准化。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水平。迭代升级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各级各类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推进“一网通办”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加大电子证照汇聚和标准化应用,提高我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马上办”比例,力争在全省率先推行不动产交易登记“刷脸办”。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加快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简化和互联网化,年内审批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压减三分之二,提升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比例,推动我市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2020年底前,在全市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四种方式,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创新服务企业模式。建立政府与企业沟通联系工作机制,拓展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企业纾困360”平台功能,建立“首席服务官”线上办公系统。强化政务服务监督。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名差评整改率达到100%。开展审批服务便民化改革专项评估活动。加强一体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制定可开展信用承诺并“容缺受理”行政许可事项清单。
十四项核心指标攻坚行动:全面提升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化水平。全面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全面建立企业开办“一窗通”线下服务专区,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优化企业注销‘一网通’网上服务专区功能,压缩企业注销时间,将普通注销登记时间在2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再压缩。提升办理建筑许可效率和质量。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在9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再压缩,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向县区推进。加快完善网上“中介超市”,打造焦作工改特色和亮点。实行施工许可证全程网上办,推进数字化审图系统建设。提升获得水电气暖便利度。大幅压减水电气暖办理环节、办理时限,规范收费行为,报装时间全部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实现审批环节零成本。完善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服务,全部实现掌上办理。深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全面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推行不动产电子证书、证明的应用,全面建成不动产登记权籍信息数据库。进一步精简环节,优化登记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市本级首次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其他登记8小时办结。降低企业获得信贷难度和成本。优化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构建覆盖全市、服务中小微企业及‘三农’的融资担保体系,优化办贷流程、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开户,普惠小微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再降0.5个百分点。全面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建立投资者利益保护机制和沟通机制,开辟投资者维权“绿色通道”,探索建立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多位一体”诉讼服务体系。优化企业纳税服务水平。进一步简并有关税种税目税率,实行涉税资料清单管理,大力推进电子税务局建设,依申请业务网上办税达到99%,年度纳税时间和纳税次数再压缩30%。深化跨境贸易提速降费。进一步降低进出口环节费用,提高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比例,2020年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在2017年基础上压缩90%,全面推广进口货物“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改革,扩大“自报自缴”“汇总征税”“原产地自助打印”覆盖范围。提高执行合同效率。完善移动执行APP和执行案件全流程智能管控系统功能,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制度机制,探索“执行不能”认定标准,持续深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提升办理破产案件水平。建立破产法官工作量的绩效考核办法和破产案件绿色通道,积极推动“执转破”工作,全面落实快速审理机制,平均审理时间进一步缩短。健全劳动力市场监管体系。推进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打造“技能焦作”,推广应用“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规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强化劳动争议预防处理,2020年实现劳动仲裁结案率98%以上,调解成功率94%以上。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全面持续清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推进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降低政府采购供应商交易成本,小型微型企业的采购比例分别不低于政府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20%。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持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监管与执法保护。全面优化招投标工作。进一步整治规范招投标市场,加强电子交易系统建设,探索推动“不见面”开标,扩大“远程异地评标”项目适用范围。继续完善招投标举报投诉机制,实现投诉处理提速提质。
五大保障措施:全面夯实工作责任。构建分管市领导主管、牵头部门主抓、配合部门联动的指标优化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年度工作任务台账管理制度,各责任部门每季度末向市营商办上报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强化政策法规支撑。全面梳理和评估涉企管理措施,加强相关配套制度研究,出台各领域细化措施和专项政策。启动营商环境评价。健全以评促改长效机制,建立我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研究启动我市营商环境评价,研究制订我市评价结果与年度目标考核绩效奖金、评先树优、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三挂钩”奖惩政策。加强督导检查工作。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市“五位一体”督查范围,定期对中央及省、市的决策部署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畅通企业诉求和权益保护的反映渠道,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构建全省统一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网络平台和移动服务平台,做好与全省营商环境监测服务平台对接工作。积极营造浓厚氛围。将营商环境宣传推介纳入全市宣传工作重点,提高营商环境改革政策的市场主体覆盖面和可及性,广泛宣传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典型、新举措和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