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持续下行 产量产值减少
生产成本下降 利润大幅收窄
——2021年规模饲养生猪上半年成本及收益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受生猪产能逐步恢复,进口猪肉冲击,政府储备肉陆续投放,主要饲用原料价格高位,市场需求季节性波动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猪价持续下行。尤其是进入6月份后,生猪每公斤均价跌破15元,国家发改委发布过度下跌三级预警,目前生猪养殖整体处于全面亏损状态。据对温县所属8个国家定点生猪规模饲养样本户上半年的调查数据汇总显示:与去年下半年相比,该县规模饲养生猪大、中规模的产量、产值下降,生产成本减少,利润大幅收窄。
一、基本分析
(一)价格持续低迷,产量、产值减少,净利润大幅收窄
今年上半年大、中规模生猪饲养的主产品产量分别为116.27公斤、121.86公斤,较去年下半年的139.17公斤、130.98公斤分别减少16.45%、6.96%;主产品产值分别为3216.38元、3194.37元,较去年下半年的4742.02元、4291.00元分别减少32.17%、25.56%;净利润分别为700.56元、557.08元,较去年下半年的1850.47元、1381.31元分别减少62.14%、59.67%;成本利润率较去年下半年相比分别减少56.51%、55.52%。
今年上半年大、中规模生猪饲养每50公斤主产品平均出售价格分别为1383.15元、1310.67元,较去年下半年的1703.68元、1638.04元分别减少18.81%、19.99%;每50公斤净利润分别为300.23元、227.78元,较上半年的663.26元、525.94元分别减少54.73%、56.69%。
主产品产值、净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猪出栏产量和收购价格双低所致。主产品产量低(平均饲养天数减少)一是因为今年天气异常,倒春寒忽冷忽热使生猪传染病较多,也有伤亡,为避免损失饲养户加快中小育肥猪出栏,不敢养大猪;二是因为春节以来市场消费不景气,生猪价格不涨反跌,饲养户担心赔本提前生猪出栏。详见下图
从今年以来对该县典型户的生猪均价周报监测数据走势来看,该县生猪价格连续下跌,均价格由元月份17.4元/斤一路走跌至近周的7.15元/斤,跌幅达58.91%。主要原因:首先,自身行情所致,高价位猪肉使消费者用其它副食品如牛羊、鸡鸭鱼肉等代替猪肉食用,促使市场消费疲软,即便在节假日期间,猪肉消量也与日常平平;其次,春节前饲养户压栏惜售,待春节临近集中出栏卖个好价格,但屠企压价收购、政府投放储备肉,加上节后生猪随市价集中出栏,市场消费不景气,生猪价格不涨反跌,;三是受倒春寒天气影响,生猪传染病较多,饲养饲料成本、防疫成本等也较高,饲养户大量出栏变现及时止损,但市场猪肉消费持续低迷,屠企及经销商之前库存也多,顺势压价收购;四是生猪产能逐渐恢复,市场饱和,已供大于求。
(二)总成本显著下降
调查汇总显示:今年上半年大、中规模生猪饲养的总成本分别为2526.90元、2648.40元,较去年下半年的2902.70元、2920.81元,分别减少12.95%、9.33%。其中:
1.物质与服务费用
今年上半年大、中规模生猪饲养的物质与服务费用分别为2329.11元、2374.86元,较去年下半年的2693.31元、2645.01元分别减少13.52%、10.21%。其中:
大、中规模生猪饲养仔畜费分别为1197.93元、1176.89元,较去年下半年的1545.95元、1562.96元分别减少22.51%、24.70%,主要原因:一是受前段时间倒春寒及传染病影响生猪容易伤亡,市场仔猪需求量不减但价格走低;二是生猪收购价格逐渐下跌,带动仔猪价格跟着下跌;三是仔畜重量减少,重量越小价格越低。
大、中规模生猪饲养精饲料费分别为969.87元、1036.52元,较去年下半年的997.07元、935.12元相比增减幅度分别为-2.73%、10.84%,精饲料数量及耗量数量分别减少17.87%、7.01,因玉米、麸皮、豆饼等饲料成本都在上涨,中规模生猪饲养精饲料费增加,但大规模生猪饲养精饲料费微降一是因为养殖中减少精饲料的饲用量,二是生猪出栏产量低;生猪出栏产量低也是精饲料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生猪饲养医疗防疫费、死亡损失费、技术服务费、工具材料费、水费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大规模分别增加23.11%、2.06%、2.48%、3.88%、7.29%,中规模分别增加23.91%、14.42%、7.25%、15.04%、9.19%。今年3月份以来,受倒春寒天气影响,生猪圆环病毒、腹泻等传染病较严重,养殖户加强生活区域及猪舍内外的消毒杀菌、增加防疫次数、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等防控措施,为了减少交叉传染,更换了养殖所用的部分工具材料。
2.人工成本下降
今年上半年大、中规模生猪饲养的人工成本分别为194.41元、270.15元,较去年下半年的206.00元、272.40元减少5.63%、0.83%,中规模家庭用工天数较去年下半年增加6.23%,雇工费用及雇工天数分别减少17.32%、16.28%。家庭用工费用增加、雇工费用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现生猪饲养成本较高,减少雇工可以减少饲养成本;二是饲养户现存栏量较少,靠自己及家人就可以正常养殖,可以减少雇工费用。
二、市场后市预测
近周生猪均价已跌破15元,发改委发布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政府将视情况启动收储,对市场情绪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周末猪价跌幅有一定收窄,北方仅局部小幅反弹。不过市场需求短期难有明显提升,叠加天气好转后,生猪收购恢复,猪价仍缺乏持续反弹基础,预计短期猪价继续偏弱为主的概率大。随着预警机制触动、出栏加速、游资退出、猪肉收储新标准利好来袭,这也为今后的猪价上涨提供了基础。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受终端市场猪肉供强需弱矛盾凸显,价格行情已经进入养殖户的成本价,如今,随着生猪产能加速释放和气温逐渐升高,市场行情也让养殖户陷入两难,继续压栏势必会增加饲养成本投入,增大疫病来袭的风险;如果出栏,便要承受猪价下行造成利润堪忧的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养殖户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饲养成本增加、生猪市场持续低迷,土地难批和疫病防控信心不足等几个方面。
1.饲养成本增加、生猪市场价格下跌。饲养成本增加,生猪价格反而下跌,严重地影响了饲养户的出栏积极性,据成本核算,现生猪市场价格不低于9元/斤才能保本。
2.养殖户信心不足。生猪感染病毒复杂多样,即使加强防控措施,还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传染病导致伤亡,养殖户补栏信心不足。
3.缺乏种源。现纯种母猪市场紧缺且购买费用较高,就现在的生猪市场价格行情饲养户不愿高价购进。
4.缺乏养殖土地,用地补偿费用高。政府“沿黄四乱”治理、禁养区规划、环保治理等扩大禁养区,制约了养猪场建设,土地审批难,养殖企业很被动,没有积极性。
5.政府支持养猪业积极性不高。一是占用土地资源多;二是环保管理压力大;三是无直接税收收益,四是出现疫情还有防控压力、追责压力、工作经费支出压力等,多种因素导致政府支持积极性较低。
(二)从下一步趋势判断,现在生猪生产进入了一个供需平衡的时期,产能恢复上来以后,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养殖的高利润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建议:
1、相关部门要正确引导广大养殖户合理养殖,养猪场户首先不要恐慌,盲目地减少存栏量,应有序出栏,防止大面积集中减栏再次造成生猪产能大幅下降、供不应求,导致价格大幅波动。第二合理调整生产和种群结构,在这个时期要从扩量转到提质增效这方面上来。
2、疫病防控是生猪养殖的关键,相关部门要压实地方责任,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疫情;从长期看,要加快建立现代生猪养殖体系、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流通体系,促进绿色循环发展,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3、积极引导区域科学规划生猪养殖布局,加强生猪产销规划衔接。鼓励探索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支持主产区发展生猪生产,并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尽量简化合法合规用地手续办理,有序发展生猪养殖业。
4、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生猪市场调控制度,增强生猪储备,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着力构建防止生产大上大下、价格大起大落的长效机制,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5、建立生猪生产、销售信息交流平台。目前,各养殖户和经营者掌握的信息,多来源于市场的事后反馈和相互之间的电话沟通,效率较低,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信息发布交流平台,进行信息整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