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经政策农经政策

河南省水利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11-08-29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科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8月18日,河南省水利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学习贯彻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析我省水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推动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省委书记卢展工强调,贯彻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我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要抓住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提升。一要提升认识。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源、国之命脉、民之命脉;利是国家之利、民生之利、发展之利、生态之利。要从思想上提升对水的认识、对利的认识,从而提升对水利的认识,真正解决好对水的保护、开发、利用、管理、培育、转换等问题。要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我省水利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水利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二要提升思路。要着眼优势。河南是全国唯一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同时太行山、大别山、伏牛山等构成河南与外界的分水岭,水利事业发展具有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我省先后建设了震撼世界的红旗渠等一系列水利工程,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不仅为水利事业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且形成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这也是我们的优势。要站位全局。河南水利枢纽地位突出,要从国家层面来认识河南水利工作的极其重要性。要精心谋划。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要求来谋划我省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真正凸显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统筹协调。水利与国土资源、环境生态、工业生产、城乡建设、城乡居民生活等都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水利部门的事。要增强大水利的意识,努力形成大水利的规划、创建大水利的格局、集聚大水利的合力。三要提升举措。要注重衔接,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在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的衔接,争取国家对我省水利工作的更大支持。要注重乘势,乘中央和我省水利工作会议的东风,进一步拓展水利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水利规划布局,实施好相关项目,把中央、省里加强水利建设的政策落到实处。要注重创新,转变观念、转变思路、转变方法,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我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个关键词是持续。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兴修水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进水利建设,水利事业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水利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我省水利工作会议部署的任务,对河南来讲都是历史性的任务。历史性的任务必然要有历史性的过程,历史性的过程必然要有历史性的作为,历史性的作为必然要有历史性的持续。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执政理念的重要内涵,也是重要的从政品格。持续突出的是承前启后、阶梯攀登。水利建设任务艰巨,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干。要真正把水和利有机地衔接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的利,遏制“水”的患,使水利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持续地做、持续做好、越做越好。持续突出的是拓展境界、与时俱进。要拓展视野,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提升对水利的认识,提升水利对科学发展、对中原经济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正视现实,查找差距,迎难而上、迎头赶上。持续突出的是关键在做、关键在实。我们强调要有所作为,要作为就要持续,讲持续,关键在做,要少讲多做,说了就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向好,我们要继续加倍努力,把各项工作持续做好做实。持续突出的是精神、气势、韧劲。我们倡导的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新时期的“三平”精神,说到底就是为民、奋斗的精神,就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就是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好、实践好这些精神。
 解读
刚刚闭幕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第一次高规格的综合性水利工作会议。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吹响了全省大兴水利、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嘹亮号角。
  信号一: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指出,突出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把水利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力争通过5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背景】 近年来,全省农田水利建设稳步发展,为粮食连年增产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水利“基础脆弱、全面吃紧”的问题依然存在,“短板”现象依然突出,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快扭转农业靠天吃饭局面的任务越来越艰巨。
  【措施】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力争到2015年完成120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粮食生产核心区内基本实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十二五”期间完成15处大型和30处重点中型灌区建设任务,到2015年全省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万亩以上,力争节水灌溉总面积达到3000万亩。完善防洪减灾体系,2015年底前完成230条左右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任务;新修一批引黄调蓄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省引黄灌溉补源面积达到3000万亩。
  信号二:优先发展民生水利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指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坚持把水利建设投资优先投向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水利领域,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
  【背景】我省民生水利近年来有了长足进展,但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仍然突出,大量病险水库存在隐患。一些城市饮用水供应紧张,防洪排涝不时出现问题。
  【措施】尽快消除水库安全隐患,用5年时间,对全省201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突出抓好郑州、信阳、漯河、周口四个重点防洪城市,使其防洪标准逐步提高到100年一遇,力争到2015年,全省城市防洪标准普遍得到提高,并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快农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解决2999.7万农村居民和630.3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逐步实现村村户户通自来水。
  信号三:扎实推进生态水利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背景】 目前,全省44.4%的河段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劣于Ⅴ类标准,部分地区地下水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措施】 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到2015年全省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69万平方公里,治理程度提高到60%以上,力争5年内完成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任务。抓好南水北调干渠两侧和丹江口水源区水污染防治和水质保护。探索建立生态环境用水保障机制和补偿机制,启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建立全省地下水监测体系,提升地下水监控能力,逐步实现采补平衡。
  信号四:加快水利改革攻坚
  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指出,力争在构建水利发展保障机制上实现新跨越。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
    【背景】 近年来,我省水利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但水利发展中仍存在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问题,成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深层次制约。
    【措施】积极推进水利投入机制改革。确保各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总量和增幅大幅提高,足额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改革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走向市场,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确保小型水利工程持续发挥效益。建立水价调节机制。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水价制度。(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