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个月(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迎峰度夏已经结束。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实现了煤电油气运供应总体平稳有序,居民生活和重点领域用电得到较好保障。
一、今年夏季煤电油气运供需形势十分复杂
一是能源需求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省份GDP增长达到两位数。6-8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2%,有13个省份的用电量增速在13%以上,缺电较为严重的重庆、广西、江西三个地区用电增幅分别超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0.9个和3.9个百分点。
二是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用电负荷大幅增加。7月下旬和8月中旬,全国出现了两轮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湖南、贵州、云南、四川、重庆等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突破当地历史同期纪录。受此影响,空调负荷迅速增加,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等5个区域电网和24个省级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均创历史新高,有12个省级电网增速超过10%。
三是来水严重偏枯致使水电出力大幅下降。除6月份外,夏季全国主要流域来水较常年平均明显偏少。7、8月份全国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下降11.2%和14.9%。部分水电比重较高地区电力供应缺口较大。南方电网区域尤为明显,全网水电装机平均出力仅为35%左右,基本降至枯水期水平。8月末,全国重点水电厂可调水量836亿立方米,同比下降32.7%。
四是保障电力供应难度较大。国家在4月和6月两次调整部分地区火电上网电价,为增加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火电企业经营仍比较困难。河南、贵州等传统的煤炭调出省因自身能源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加之集中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安全整顿等,煤炭外调量明显减少,对区域资源平衡带来一定的影响。
经济运行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与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使今夏保障煤电油气运稳定供应的难度明显大于往年。
二、及早谋划,综合施策,全力保障煤电油气运供应
党中央、国务院对迎峰度夏期间的能源供应保障十分重视,要求提早做出全面周密的研究部署,采取综合措施,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一)提前做好谋划和部署。召开全国经济运行工作会议,要求各地提前制定应对方案。组织召开全国电力迎峰度夏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各项工作,突出强调决不允许拉限居民用电。为增加电力供应能力,集中核准了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的火电项目。
(二)统筹电煤和发电用气供应。主要产煤省区和一批大中型骨干煤炭企业科学组织生产,努力增加供给。沿海地区抓住国际市场煤价回落时机,积极组织煤炭进口。6-8月,煤炭进口4785万吨,同比增长24.4%;重点电厂日均购进电煤389.5万吨,增长17%,电煤库存一直保持在15-18天;西气东输系统向沿线直供燃气电厂供气13.9亿立方米,增长近60%。
(三)千方百计多发电多供电。一些地区因地制宜采取多项措施,鼓励电厂多发电。如重庆、河南、广西、福建等地对统调机组进行了补贴,广东、浙江等地对地方机组顶峰发电进行补贴。6-8月,全国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7.6%;占全部发电量的79.9%,比重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107小时。
(四)突出节约,全面强化需求侧管理。各地和电力企业利用电力供需紧张的倒逼机制,以需求侧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推进节约用电,积极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新途径。江苏、山东、广东等根据用电特性,采取有差别的限电措施。电网公司加快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指导用户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四)突出节约,全面强化需求侧管理。各地和电力企业利用电力供需紧张的倒逼机制,以需求侧管理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着力推进节约用电,积极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新途径。江苏、山东、广东等根据用电特性,采取有差别的限电措施。电网公司加快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工作体系,指导用户科学用电、节约用电。
(五)加强跨区域综合协调。6月下旬,针对华东等地电力供需偏紧情况,适当提高了川电外送价格,加大川电外送力度;增加浙江天然气供应量,提高燃气机组发电能力。
迎峰度夏期间,各地普遍加强宣传引导和信息发布,积极宣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节能减排、合理控制能源消费的政策取向;深入剖析产业结构和体制机制的深层次原因,科学引导公众正确看待部分地区电力供需紧张问题,进一步提高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为迎峰度夏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迎峰度夏顺利完成,总体情况好于预期
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生产较快增长,供应平稳有序,既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煤电油气运的合理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不合理需求,对稳定相关生产资料价格和市场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能源生产供应实现较快增长。6-8月,煤炭生产保持较快增长,铁路煤炭运量、主要港口煤炭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11.8%和16.5%;日均发电量135.65亿千瓦时,增长12%;成品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2.5%和8%。
——居民生活和重点领域用电得到较好保障。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2535万千瓦,比预计减少约两成。绝大部分地区未发生拉限居民生活用电的情况。深圳大运会保供电实现了“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
——工业用电过快增长势头有所遏制。6-8月,工业用电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比全社会用电增速多回落1个百分点,促进了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
——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6-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1%、14%和13.5%,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9%,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8%左右。
随着夏季用能高峰期结束,9、10月份,全国煤电油气供需形势总体缓和,但受严重干旱少雨的持续影响,湖南、广西、贵州、广东等省区电力供应仍然偏紧。进入冬季以后,能源需求将再度高企。从目前形势看,供需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出现偏紧问题。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成员单位,提前做好安排部署,周密制定应对措施。一方面,加强动态监测和综合协调,采取多种措施增加有效供给,完善应急预案,努力提高煤电油气运供应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贯彻落实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需求侧管理,大力推广各地节约用能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从根本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