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爱县产业集聚区走笔
作为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产业集聚区在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等方面,释放着巨大的“乘数效应”。这是11月24日,记者跟随我市新闻战线“百名记者走基层”采访团,走进博爱县产业集聚区采访后的真实感受。
此言非虚。总规划面积11.07平方公里的博爱县产业集聚区作为全省首批产业集聚区之一,不仅实现了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统一,而且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原则积极扶持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并依托重点产业的规划与聚合,通过延伸产业链、服务链和基础设施链,发挥“乘数效应”,增强集聚区经济的辐射能量,加速推动“园区倍增”。
据统计,今年1~10月份,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7亿元,占集聚区总额的63.2%,其中汽车零部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37.5%。
如果您要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咱就到好友轮胎有限公司去看看。走进好友轮胎半钢子午胎生产车间,只见内衬层生产线、三复合挤出生产线运转正常,一条条半钢子午胎从成型机内鱼贯而出。好友轮胎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0年,好友轮胎总投资19.2亿元的2×500万条半钢子午胎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时,就填补了我省轮胎产业没有半钢子午胎的空白,在我市工业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据了解,好友轮胎总投资19.2亿元的三期年产12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和500万套半钢轿车子午胎项目目前已建成围墙,正在平整场地、开挖地基。项目全部达产后,将形成24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10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和1000万条全钢专用垫带的产能,成为产值超百亿元、利税超10亿元的发展地方经济支柱性企业。
众所周知,特色产业没有纵的发展、产业链的延长,就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无法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没有横的发展、产业面的拓展,就不能得到关联产业的支持,本身发展也难以持久。为此,博爱县先后促成了好友公司与香港进锐公司、赛尔公司与香港奥嘉公司、贝斯特公司与中国一拖集团的战略合作。好友公司董事长王立旗更是利用其产业链供应关系,帮助集聚区成功引进山东胜通集团公司投资36亿元建设20万吨钢帘线项目。
如今,在博爱县专门规划建设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内,产品涵盖发动机凸轮轴、发动机铸件、轮胎、垫带、内胎、轮毂及与轮胎相关的轮胎模具、钢帘线、轮胎胶囊等品种,目前已成为全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在海华纺织公司投资3亿元的耀华分厂10万纱锭项目建设工地,记者看到工房建设正如火如荼。海华公司总经理曹俊海说:“预计今年年底前,3.3万平方米的工房土建工程将基本完工,明年年底前可形成4亿元的产能。”今年年初以来,博爱县产业集聚区共引进新项目45个,总投资148亿元;投资 3000万元以上在建重点工业项目34个,总投资17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1~10月份完成投资31亿元,制动器公司制动器工业园、圣宝公司年产3.6万吨镀锌铝合金层钢丝等21个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产业集聚不仅是特色产业的较多企业在同一区域、同一产业领域扎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彼此关联的专业化供应商、服务机构及相关产业的地理集聚,实现主体产业的上下游延伸,打造深度的产业体系。为此,该集聚区在园区招商活动中,不仅看项目的先进性和环保性,而且看项目在园区产业发展中的链接性,努力引进具有“节点”作用的项目,拉长园区产业链,使上一家企业的废料或产品成为下一家企业的原料,实现链式发展。
在此指导思想下,一大批循环经济项目应运而生:广瑞公司利用广兴公司废渣、废液和废气生产高品质的净水剂;岩鑫公司利用工业废渣制造水泥,并建成了12兆瓦余热发电项目;广安公司生产的白炭黑供应好友公司生产轮胎;裕华公司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封装玻璃为华美公司开展深加工提供了原料……
目前,该产业集聚区已初步实现了产品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绿色发展,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博爱县还依托拥有好友轮胎、毗邻风神轮胎的地缘优势以及汽车拆解回收传统产业优势,在集聚区内规划了循环经济园,目前已开工建设鑫鹏公司投资1.2亿元的4.5万吨再生胶项目,三合公司投资2亿元的废旧轮胎制改性沥青、恒晋公司投资1.1亿元的10万吨再生铝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