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综合信息

2011年粮食价格分析和2012年走势预测

发布时间:2012-02-13      来源:河南省发改委网站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2011年河南省粮食连续实现“八连增”,价格总体呈先升后稳的走势。综合分析,2012年,我省粮食价格具备较好的稳定基础,预计粮价将呈稳中小幅上涨的趋势

、2011年粮食价格基本情况

(一)原粮收购价格稳中有升

受种粮成本持续增加、国际粮价居高不下的影响,2011年,我省原粮收购价格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全年原粮平均收购价格为102.11 元,比2010年上涨3.25%。其中,小麦、玉米价格分别为 101.25元和 102.96元。分阶段看,2011年前三季度原粮收购价总体呈持续上涨走势,至9月下旬,两种原粮收购均价累计涨幅 9.23%,其中小麦价格涨幅0.45% ,玉米价格涨幅18.6%;进入第四季度后,随着秋粮丰收已成定局,粮价总体稳中微降,至12月下旬,两种原粮收购均价比9月下旬下降3.09%,其中玉米收购均价下降幅度较大为7.77%,小麦收购均价上涨2.1%。

 

(二)成品粮零售价格小幅波动上扬

受原粮价格上涨和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影响,2011年三种成品粮零售价格保持小幅震荡上扬态势。2011年,全年三种成品粮平均零售价格为2.19 元,比2010年上涨 9.6 %。其中,面粉、大米、大豆零售价格分别为1.52元、2.23元和2.83元。

至2011年底,全省面粉、大米、大豆三种成品粮集市和超市零售均价为每500克(下同) 2.32 元,比上年上涨9.5 %,较2010年涨幅增加2.5个百分点。其中,面粉、大米、大豆价格分别为 1.68元、2.19元、3.08元,分别上涨15%、4.8%和12%。 

 

二、2012年粮食价格走势分析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2012年我省粮价将继续保持稳定为主、小幅上涨的发展态势。

一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确保粮食生产有序进行,

为确保今年粮价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及粮食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建设中原经济区,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不断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建立粮食和农业稳定增长长效机制,走具有中原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不断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为实现粮食增产“保驾护航”。

二是种粮成本高位运行,将对粮价形成一定的支撑。2011年,粮食生产成本在近几年持续提高的基础上继续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增长明显,成为推动粮价上涨的重要原因。预计2012年劳动力价格、农资价格、土地租金等均会有所上升,从而推升了粮食价格。

三是国际市场粮价弱势运行可能性大,国内粮价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外部环境。2011/12年度全球粮食产量止跌转增,全球粮食产需关系将由产不足需转为产大于需,粮食库存将企稳略增。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预计,2011/12年度世界谷物产量在连续二年下降后增长4.4%达到22.95亿吨,产量多于需求量600万吨,年末库存相应增加,库存消费比在20%以上。粮食供给较为充足,加之全球经济形势仍不乐观,预计国际市场粮价总体上将呈震荡偏弱走势,将一定程度抑制国内粮价上涨势头。

此外,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公布了2012年小麦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格,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到每50公斤102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7元、9元和9元,涨幅分别为7.4%、9.7%和9.7%,这将成为支撑、稳定粮食价格的主要因素。综合以上分析,初步判断,2012年粮价稳中小幅上涨的大格局不会发生变化,粮食生产正常情况下,粮价累计涨幅预计会略小于2011年。

三、几点建议

为确保“中国粮仓”的战略地位,集中力量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巩固提升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我省粮食生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坚持稳粮强农,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繁荣。

(二)进一步提高粮食补贴标准,有效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从而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

(三)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确保粮食市场平稳有序运转。各级粮食部门及早着手,在粮食收购准备工作中牢牢把握“政策宣传、合理布点、仓容准备和资金供应”四个关键点,保证粮食收购有条不紊开展。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