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综合信息

物价涨跌中的“马太效应”

发布时间:2012-02-13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科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有些事情,看起来大家是“同甘共苦”,细想之下,其实不然。比如涨价。粮油蔬菜价格一涨,貌似居民无论穷富,多掏的钱都一样,但对于多掏的这些钱,影响就有天壤之别了。
     如今,商品价格涨落基本上是结构性的。平时涨价的商品里,多是粮油肉蛋水果等食品和日用品,越是收入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越大,物价稍微一涨,就可能影响生活质量,原本每天两顿荤菜,肉价一涨,估计也就一天一顿了。这有点“雪上加霜”的意思。
     可越是有钱人,日常生活支出占总收入比重很低,菜粮肉蛋涨点儿价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就“涨价痛苦指数”来讲,几乎是零。况且,他们的消费重点——汽车、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总体在不断降价,而收入低的家庭往往又很少消费这些耐用品,享受不到“结构性降价”的优惠。尤其是通胀过程中,很多有钱人的财富大多是房产、艺术品、收藏品、基金、股票等资产,其价格泡沫反而会随着通胀被吹大,甚至能享受到“通胀红利”。就这样,财富悄无声息地不公平转移了。一边是“锦上添花”,一边是“雪上加霜”,涨价和通胀的“马太效应”很明显——穷者愈穷,富者愈富。
     郁闷的是,这种“马太效应”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就拿个税来说,本意是调节收入差距,但在征收过程中,富人收入虽高,偷税漏税的手段却很多,之前就出现过“年入百万按月薪3000元缴税”的新闻;本应受到税收照顾的工薪阶层,主要收入就是工资,收入几乎“透明”,结果导致个税成了“工资税”,反收“逆调节”的效果。
     再说福利房、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理应弱者、穷困者优先吧,可现实中,往往按级别往下捋。越是工资高,越有福利房分;越是工资低的,越是没房分。“福利”本意一颠倒,就出现了“负福利”现象——越是不需要福利的福利越多,越是急需的,反而得不到。清代学者黄宗羲就说过,“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看起来,“负福利”的历史相当悠久,“马太效应”的情况也相当普遍。(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