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全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淘汰一大批水泥、炼铁、焦炭等行业的落后产能,2011年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节能减排目标没有完成。去年6个节能减排目标完成了3个,有3个没有完成。
没有全部完成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方面的目标,有很复杂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没有到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比较粗放,结构调整滞后,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较大,产业技术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节能难,还是难在六大耗能行业,因为我们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城镇化在加速推进。在这个阶段,只要经济增速稍微起来一点,对高耗能行业提出需求,钢铁、水泥生产就上来了,城镇化需要用这些高耗能的东西,应当适当控制经济增速。
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等管理方面问题,需要加大力度进行解决。
“十二五”节能形势依然严峻。“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节能减排对于实现目标至关重要。国家有关部门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积极推进建筑、交通运输等关键领域节能减排,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和循环经济,促进市场化机制助推节能减排。从数字上看,需节能6.7亿吨标准煤。在污染物减排方面,新增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指标,且涉及农业、交通等基础比较薄弱的领域,节能减排形势很严峻。
多措并举 狠抓落实。2012年,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幅更大一些,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2%,氨氮排放量下降1.5%,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今后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工业要注重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交通业要重视发展公共交通,建筑业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最大限度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生活中要推广经济高效的节能产品,培养节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推进节能减排,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推进资源税费和环境税改革。调整进出口关税,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