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今年,我省将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省辖市创建第二批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动省图书馆新馆、河南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设和省少儿图书馆开放,促进121个尚未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的乡镇文化站全部建设完成,并在年底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任务,使全省每个县(市、区)都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省直每个文艺院团都有一个现代化剧场,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特色资源15TB(万亿字节)以上。
擦亮中原文化品牌。今年,我省将加强对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文化节、中国豫剧节、宝丰马街书会、豫剧、少林功夫、钧瓷、唐三彩、“欢乐中原”文化活动等各种品牌的扶持和推广,提高河南博物院、河南艺术中心、中国文字博物馆等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积极实施河南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凭借《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程婴救孤》、《风中少林》、《苏武牧羊》、《风情•河之南》等一大批优秀剧目,形成一批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原文化品牌,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
推动河南大遗址建设。今年,我省将打造包括华夏历史文明保护示范基地、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中华文化遗产研究教育基地、根亲文化圣地等一系列基地,重点做好洛阳、郑州两个大遗址片区,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河南段三条线性遗产,巩义宋陵、信阳城阳城遗址等19处大遗址保护工作,实施“铭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计划”,完成《中原记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汇编》编辑出版,建立健全“记忆中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努力使河南大遗址成为全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基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精神家园和带动区域发展的亮点载体,争取到2015年,使我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到100个、代表性传承人达到100名。
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今年,我省将重点以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为主要抓手,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促进文化与教育、体育、旅游等产业科学嫁接,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建设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支持文化企业在国外建立营销基地、海外文化中心,优化中原经济区经济结构。力争到2015年,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并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个以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0个以上,文化产业年出口额2亿美元以上,建立河南省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0个以上。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