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要求寻求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提出要把中原经济区建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因此,发展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中心任务。然而,河南虽是粮食生产大省,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但并不意味着河南农业资源十分充足。再加上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用地矛盾十分突出,农业资源方面可发挥利用的空间并不是很大。因此,在省内耕地红线已定,产粮大省的定位不变的条件下,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应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走出去”对缓解省内农业资源紧张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走出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河南农业资源的不足。当前非洲、东南亚、俄罗斯、中亚、巴西和阿根廷等地均有着优越的农业资源条件,农业开发潜力巨大。负有“21世纪的世界粮仓”之称的巴西,有上亿公顷尚待开发的可耕地。而许多缺粮的非洲国家,如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更是鼓励外来资本进行农业开发,甚至给投资农业的外国企业一定的优惠待遇。通过这种互补式的合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河南省内农业资源紧张问题,还有利于促进东道国的粮食生产和就业,达到双赢的效果。
农业“走出去”能够充分体现河南农业竞争优势。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芝麻等主要农作物种植技术在国内都处于领先水平。除此之外,河南还有一大批切合第三世界国家农业生产实际的实用技术,县乡两级农业部门又拥有大量业务素质较高的农技人员。但是,多年来,河南省在对外交往中并没有把这些农业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只是应国家要求参与一些援助项目。河南完全可以凭借农业技术优势,在不间断援助服务的同时,以企业主体进行跨国农业投资合作,充分发挥河南农业竞争的比较优势,为河南经济发展增加助力。
农业“走出去”能够提升河南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原经济区,把河南打造成内陆开放高地,就要扩大河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农业“走出去”无疑有助于实现这一点。一方面, “走出去”的企业就是一扇扇窗口,从这些窗口中能让更多的国家了解河南;另一方面,通过农业“走出去”,也能让河南更多地了解世界市场需求,带动农产品和农机的出口,在思想意识和经济运行模式上更好地与国际接轨。
推动河南农业“走出去”,政府大有可为。
农业“走出去”符合国家和企业的长远利益,浙江、福建、吉林、黑龙江等省份的许多企业已经先行一步。河南省内一些有着国际眼光的企业也意识到“走出去”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即将加入到“走出去”的企业队伍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急需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加快推动河南农业“走出去”。
第一,建立对外农业投资合作信息平台,为企业抱团进行境外农业开发搭建桥梁。对河南企业来说,由于进出口业务较少,对国际市场环境、投资环境不太了解,对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有较多顾虑。因此,建立对外农业投资合作信息平台,利用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手段,不失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选择。一方面,政府部门可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对适宜的投资对象国国情,包括法律、文化习俗、投资环境和国外寻求农业投资合作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在信息平台上发布,让河南企业了解到一些客观、真实、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投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由于河南农业企业往往是农业技术过硬,而经济实力不足,缺少足够的资金进行境外农业开发,而省内外也有大量的资本在寻找合适投资项目,该信息平台就可以成为企业与资本之间联系的桥梁,进行资源整合,抱团出海,解决河南企业进行境外农业投资的资金瓶颈。
第二,为跨国农业投资合作企业提供政策及融资方面的优惠。目前针对境外农业投资合作的政策优惠,以建立农业示范园区优惠力度最大,但国家在境外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毕竟数量很少,且受惠企业也比较少,对推动企业跨国农业投资合作的促进作用有限,对推动河南企业跨国农业投资合作的促进作用就更有限。而且国外农业经营往往收益期较长,投资额大,尤其是前期投入,且投资环境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和政治风险都比较大。因此,必须以长远的眼光来对待农业境外开发,给予企业政策性补贴和政策性保险,以及低利率、长期的政策性贷款。
第三,开展境外农业投资合作方面的知识培训和培养跨国经营人才。开展境外农业投资合作对多数河南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若要使得投资成果符合预期,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进行境外农业投资合作知识培训和培养跨国经营人才是政府凭借其资源能够给企业提供的有力支持。通过培训,可以将一些已经“走出去”的企业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醒企业注意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告诉企业如何最大程度地规避这些风险等等。而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可借助高校、职业院校等资源,进行定向培养,解决跨国经营中因会计制度不同、法律法规不同、语言不同等造成的种种障碍。
第四,通过对外农业援助、友好城市等外交活动为河南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投资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河南省长期参与对外农业援助,与不少国家也建立了友好的交流关系,对扩大河南省的影响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这些活动所营造的友好氛围也相对减轻了河南企业“走出去”的风险,河南省可选择比较友好的国家建立农业示范园区,扩大河南农业科技、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对外投资,积累河南企业的对外投资经验,为全面进行跨国农业投资合作做好准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