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是我省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而出台的一项新举措,旨在推进包括面(米)业、畜牧业、茶业、花卉业、林果业等11大类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当前,全省各地正在积极谋划和开展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我们撷取了产业基础较好,发展势头较快的产业集群进行报道,为读者展示我省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的态势。
从今年开始,我省将着力打造“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11类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作为主食的面(米)品产业集群首当其冲。事实证明,要放大农业和粮食资源的经济效益,扭转粮食产量高、贡献大,收入低、效益差的局面,河南不能仅仅做“中国粮仓”,更要做“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
为此,我省提出了发展主食产业化,打造面(米)品产业集群的思路:以主食产业化为切入点,重点培植主食加工龙头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和加工环节的向前、向后伸延,拉长产业链条,打造若干集粮食种植、订单收购、仓储保管、加工转化、检测检验、物流配送、主食销售为一体的主食产业集群,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按照省政府最近出台的《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的指导意见》,到2015年,我省将形成年产值不少于10亿元的主食产业集群20个左右,2020年争取达到50个。
我省发展主食产业集群的优势所在:第一,粮食资源优势突出,尤其是小麦产量占全国的27%,且以中筋小麦为主,适合加工传统面制主食产品;第二,我省拥有1亿人口,省内和周边市场对米面主食需求巨大;第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在整个中原经济区内具备食品保质保鲜、冷链运输所需最佳的运输半径;第四,在农作物种植技术、粮食仓储物流和加工技术方面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撑。
目前,开封、许昌等市已经开始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制订主食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规划。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符合河南省情特点,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将创造性地推动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集群的带动,可以使市场需求迅速反馈给种植者,促进小麦种植的品种专用化、种植规模化,有效促进河南粮食资源增值,从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