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周五发布《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至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国家将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并在信贷、直接融资等方面给予鼓励性支持政策。
规划指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
为落实产业政策,该规划设立了二十项重大工程,包括重大节能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工程、宽带中国工程、高性能集成电路工程、新型平板显示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等,并对每个工程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举措。
例如宽带中国工程,国家将加快发展宽带光纤接入和无线移动通信,调整、优化频率规划,加快实施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到2015年使城市和农村家庭分别实现平均20兆和4兆以上的宽带接入能力,部分发达城市网络接入能力达到100兆。
规划还指出,国家将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着力支持重大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及创新能力建设等。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加快研究完善和落实鼓励创新、引导投资和消费的税收支持政策。
同时,将加强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结合,运用风险补偿等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支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多元化直接融资渠道。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发行规模。
另外,将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推进场外证券交易市场建设,完善不同层次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逐步实现各层次市场有机衔接。推动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处于创业早中期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
信息来源: 中国低碳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