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再次给力中原经济区建设,已获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所列支持政策更细、更实,含金量更高。11月27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披露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的主要内容。
31个部委和5个省集思广益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今年3月,省政府就向国务院报送请示,随后国家发改委将《规划》列入2012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并经国务院批准。《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5个省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今年8月7日,国家发改委组织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召开《规划》编制启动会议,正式成立《规划》编制指导组和工作组。《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国家发改委还印发国家31个部委和5个省征求意见。可以说,《规划》是广泛协商、集思广益的结果,凝聚着中原经济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担负着为全国大局作贡献的重要责任。
战略定位更为明确具体
战略定位方面,《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并在内容上进一步强化了具体支撑,明确了重大抓手,使战略定位的实现途径更加具体。
空间布局方面,《规划》提出加快形成“一核四轴两带”放射状、网络化空间格局。“一核”就是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9市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核心区域。“四轴”,就是壮大沿陇海发展轴、沿京广发展轴,培育沿济(南)郑(州)渝(重庆)发展轴和沿太(原)郑(州)合(肥)发展轴,构筑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重点开发地带。“两带”就是培育壮大沿邯长—邯济经济带和沿淮经济带。
政策和项目支持含金量更高
《规划》围绕落实战略定位,细化了一系列具体支持政策,提出了一大批具体项目,具有较高的含金量。政策支持方面,《规划》在各章节中给予表述的同时,重点在推进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两节中进行了集中表述。
按照《意见》提出的先行先试领域,重点对开展人地挂钩、建立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建立健全资金筹措机制等内容进行了细化、实化,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从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产业升级和投资引导、统筹城乡发展、生态补偿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23项具体支持政策,涵盖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多个方面。
重大生产力布局方面,《规划》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和开放合作,提出加快产业集聚平台和开放平台建设,明确了100多个重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提出了支持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项目支撑方面,《规划》在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化、生态、文化、民生等方面,进一步强化了重大项目支撑,明确提出建设郑州至万州、至徐州、至济南、至太原、至合肥等快速铁路通道,实施郑州机场二期工程,研究布局商丘炼化基地,推进出山店水库前期等一大批重大项目。
省政府表示,要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做好监督检查,认真贯彻落实《规划》,全面掀起中原经济区建设新高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