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综合信息

勇担“三化”协调探路者重任(专访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发布时间:2012-12-18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综合科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作为《中原经济区规划》起草组负责人,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是对《规划》“诞生”过程最了解的人之一。《规划》的特点是什么?中原经济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区域内又应如何推动一体化发展?围绕《规划》的重要方面,记者12月3日专程赴京约访范恒山。
     由于工作日程实在紧张,记者与范恒山的约见几次被推迟,但最终他还是抽出宝贵时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并认认真真地回答了所有问题。
 走出“三化”协调发展新路子是《规划》核心所在
     记者:您认为与其他区域规划相比,《中原经济区规划》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规划》的出台对中原经济区、对全国区域发展大局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范恒山: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全国各地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国务院于11月17日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从某种意义上体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予以特别重视和支持。无论是去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还是《规划》,都紧扣一个核心,那就是支持中原经济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从《规划》谋篇布局到具体内容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个核心。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从而推进中原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带动中部地区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是规划的最大特点。
     《规划》是对《指导意见》的细化和实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行动纲领。《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原经济区范围,完善了发展格局,细化了重大项目、重点任务和支持政策,《规划》的制定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一是有利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夯实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的粮食主产区,这个区域的粮食生产搞得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供求平衡和粮食安全。《规划》将农业现代化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强化了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定位,部署了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点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和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对于推动建立粮食稳产增产长效机制,增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有利于深化“三化”协调发展探索,为同类地区创造经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如何实现“三化”协调发展面临的困难非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十分有限。《规划》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围绕促进“三化”协调进一步明确了相关任务,细化实化了先行先试的措施,搭建了试验示范的平台,为深入推进这一探索提供了基本路径和操作条件。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成功探索将为全国提供有效路径和重要经验。三是有利于提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中原经济区人口多、底子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如果这一区域不能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必然影响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规划》立足深入分析中原经济区发展基础和机遇,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并强化了相关项目和政策支撑,《规划》的实施将有利于推动这一区域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四是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推动形成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中原经济区地跨东、中部地区,涉及五个省份,区位重要;区域人口超过1亿,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和极具发展潜力区域,后发优势明显。《规划》的制定实施,将进一步激发这一地区的内生动力,彰显比较优势,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发展,推动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中原城市群,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引领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强大引擎,从而在支撑全国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顺便说一句,《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各相关省、市特别是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在重大问题研究、基础资料提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规划》顺利出台提供了重要支持。
 《规划》的实施将为这一区域带来一系列发展机遇
       记者:自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以来,河南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诸多方面进行了先行先试和积极探索,比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比如推进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等,这些都得到国家认可,并在《规划》中有专门的章节来体现,您对河南近年的发展作何评价?您认为,《规划》的编制出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了什么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还有哪些困难和问题? 
 范恒山:对河南省我还是比较熟悉的,许多省辖市我都跑过,尤其近两年来,围绕起草《指导意见》和《规划》,我和起草组的同志们,多次到河南开展系统调研。每次到河南,我都能看到新变化、新惊喜。应该说,这些年来,河南省经济增长明显提速,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城乡布局、生态环境等不断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我们看到,今年以来,在外部环境整体趋紧的情况下,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了良好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出口快速增长,“三化”协调发展的探索迈出新步伐,为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局面,我想主要得益于河南省委、省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奋力拼搏和辛勤工作。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推动发展方面,思路清晰,措施实在,工作有力。尤其是近两年,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就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做了大量的工作,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正是这些带来了河南诸多方面的重大变化。我以为,以实施《指导意见》和《规划》为契机,扎实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规划》明确中原经济区的区域范围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安徽、山东5省30个省辖市和3个县(区),区域面积达28.9万平方公里,涉及约1.8亿人口。《规划》的实施将为这一区域带来一系列发展机遇。从主要方面看,一是一体发展的机遇。《规划》对这一区域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不仅基于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而且基于整体对一些重大事项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作了统筹安排,还对促进合理分工、互利共赢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将有利于中原经济区整体实现共同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二是先行先试的机遇。从某种意义上说,先行先试权力就是发展先机、领先优势,就是市场竞争力。作为“三化”协调的试验区,《规划》赋予了中原经济区在体制创新、资源整合、要素配置、产业集聚、开放合作等诸多方面的先行试验和改革创新的权力,这将有利于中原经济区各地区结合实际大胆探索,从而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率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共享政策的机遇。中原经济区以“三化”协调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发展全方位探索具有相当的难度,为支持这一探索,《规划》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涉及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诸多方面,不同程度地惠及到中原经济区各地区,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夯实各个地区的经济基础,进一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等等。
       说到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想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实存在的矛盾和难题,这就是《规划》所指出的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等;另一方面是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这包括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与土地等供应不足、产业结构高端化发展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冲突加剧等。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和困难,以开放的思维、创造性的手段,有效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与时俱进地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
      区域内应加快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记者:中原经济区区域内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对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您认为5省之间应如何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共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范恒山: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已成大势和全方位开放合作业已形成的格局下,深化中原经济区内部各省之间的开放合作已成为关系中原经济区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和必然选择。
      应该说,合作互动是中原经济区内部各地区的优良传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体相当于今天中原经济区范围的一些地区之间以及这些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就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区域合作,晋冀鲁豫4省积极推动了包括13个城市的中原经济协作区建设、苏鲁豫皖4省大力支持淮海经济区发展、豫晋陕3省有关地区加快推进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发展等。随着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的加快形成,区域内经济联系、人员交往更加密切。
       中原经济区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加快一体化进程具备很多有利条件,这包括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宏观环境、产业承接转移的大趋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与便利化、各地区比较优势在市场条件下进一步凸显等。应按照《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全面深化开放合作,加快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共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具体来讲,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在互利共赢意识的指导下推动共同发展。二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完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通过“取长补短”,打造区域优势产业链,实现产业对接、错位发展。三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共谋共建共享,加快推进《规划》确定的跨区域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生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全方位、综合性、立体化的基础设施支撑;四是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立中原经济区5省政府高层协调机制,打破行政界限和市场分割,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加强科技资源、信用体系、市场准入、质量互认等对接,共同构筑互联互通、透明规范合理的营商环境;五是要搭建和利用好开放合作平台,积极推动《规划》明确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等各类经济区、功能区、合作区等重要平台建设,切实发挥其先行先试和辐射带动作用;六是要大力健全政策体系,深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深化区域合作开放、加快一体化进程的支持力度。
  把握好五个重点抓好《规划》落实
      记者:最后,您认为应如何抓好《规划》的落实?
     范恒山:《规划》的落实至为关键。《规划》体现了国家意志和中原经济区自身需要的有机统一,针对性强、含金量高,为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要使《规划》落到实处,真正发挥效益,从运作机制到工作重点都应有科学的安排。重点要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健全机制。各相关省、市要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按照《规划》要求,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区域发展重大问题。与此同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责任,一项一项抓落实。二是紧扣核心。实现“三化”协调是难点所在,也是一切工作的总纲,要紧紧把握这一核心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工农、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机制和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三是抓住关键。以《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为抓手,着眼于促进“三化”协调,切实强化基础设施保障,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和谐中原建设,深化区域合作和扩大开放,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等,实现以点促面,使各项工作协调推动,互促共进。四是强化支撑。抓紧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将《规划》明确的各项任务通过具体建设项目落到实处;切实推进各项支持政策的实施,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创造条件加以完善和强化。五是做好检查。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推动《规划》各项指标和任务的落实,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作为《规划》的牵头制定单位,我们将按照国务院要求,积极努力工作,切实做好协调服务,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有序开展,圆满实施。
     专家名片:范恒山,《中原经济区规划》起草组负责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参与了国家许多重大文件的起草,主持了大量重要发展改革、区域发展规划和专项方案的制定;受聘担任众多省市政府顾问,为中国区域科学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或博士生导师;著述颇丰,学术事迹为《中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评传》等众多典籍收录。(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