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领导讲话领导讲话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专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维宁)

发布时间:2012-12-20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综合科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成果
——专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维宁
 
     《中原经济区规划》的编制出台对中原经济区建设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一区域在全国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说“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规划》最为鲜明的特色?
      11月28日,河南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出台的重要参与者、亲历者、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
      从启动到批复,《规划》仅用100天
      从2010年提出中原经济区宏伟构想,到2011年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到2012年《规划》批复。中原经济区“三步走”走出了中原发展的新天地。
     张维宁对这“三步”的每一步都感触很深。今年以来,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围绕编制《中原经济区规划》开展了大量研究,《规划》编制出台的每一个节点他都了然于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3月底,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编制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请示》,国家发改委将《规划》列入2012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并经国务院批准。
     同时,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效应的不断显现,周边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等省份纷纷向国务院或国家发改委要求将毗邻地区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
     8月7日,国家发改委在郑州召开了《规划》编制启动会议,正式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10月17日形成征求意见稿,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务院31个部委和5省征求意见;11月7日向国务院上报。
     “就在十八大刚刚闭幕的第二天,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规划》。”张维宁说,从8月7日正式启动到11月17日国务院发文批复,《规划》编制出台仅用了100天时间,“在全国区域规划审批中并不多见”。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的关心和关爱,更体现了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体现了对河南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张维宁说,在《规划》研究和编制过程中,卢展工书记、郭庚茂省长多次听取汇报,对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这也是省委、省政府统筹协调、有效运作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大力支持、指导帮助的结果,是各部门通力配合、密切协作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
     对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总格局意义重大
    《规划》在《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张维宁认为,《规划》的编制出台,使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更加具体,发展路子更加清晰,发展布局更加明确,政策支持更加有力,这是继中原经济区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国家出台指导意见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省推进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三步走”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进入了整体推进、全面实施的新阶段,意义十分重大。
     “从中原经济区本身来看,《规划》的编制出台,对于进一步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协调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路径,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从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来看,《规划》的编制出台,对于进一步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促进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地区资源输出和南北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内需增长空间,形成与长江中游地区南北呼应、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支撑全国发展新的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五大优势推动中原经济区站上高起点
   “与其他经济区相比,中原经济区无论是面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位居全国经济区前列,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张维宁解释,《规划》鲜明地提出,中原经济区是全国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具有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并具体从5个方面分析了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优势:
    交通区位重要,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的交会区域,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具有重要的枢纽地位;粮食优势突出,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粮食产量超过1亿吨,占全国的18%以上,其中小麦产量5400万吨,接近全国的50%;产业基础较好,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有色、食品产业优势突出,电子信息、汽车、轻工等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市场潜力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空间广阔,是全国劳动力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形成了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
    “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是最大亮点
    《规划》的特色或者说亮点有很多,但最为突出的特色就是鲜明地提出了“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为什么这条路子成为《规划》最绚丽的一抹亮色?
    “《规划》在《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借鉴我省的实践探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进一步提升和深化。”张维宁说,《规划》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并把这条路子作为《规划》编制的主线,贯穿于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章节,突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并用三个章节分别对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部署。《规划》还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内容中的单独一节,为我们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明了方向。
     “国务院在批复中也明确要求我们要持续探索走好这条路子,在带动中部地区崛起和服务全国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张维宁认为,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既符合国家重大战略意图,又紧扣中原经济区发展实际,既是十八大精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深刻体现,又是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必将指引中原经济区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 最后一步”是怎样完成的
    
   从今年3月份开始准备,到11月17日获得国务院批复,在短短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我省完成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三步走”工作部署的“最后一步”。 11月27日,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披露了《中原经济区规划》的编制过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原经济区规划》编制工作,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亲自部署,省人大、省政协大力支持,省直部门通力配合,实现了《规划》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国务院批复。《规划》编制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今年3月,省政府向国务院报送《关于编制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请示》,经过汇报争取,国家发改委将《规划》列入2012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并经国务院批准。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8月7日,国家发改委组织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五省,在郑州召开《规划》编制启动会议,正式成立《规划》编制指导组和工作组,明确工作分工和时间进度。
    集中起草阶段。我省积极发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9月份开始赴京与国家发改委共同集中起草《规划》文本。同时,加强与其他省份的对接和衔接,配合国家发改委赴安徽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就规划涉及的发展布局、产业基地、先行先试政策等重大问题达成共识。经过1个多月的深入讨论和反复修改,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阶段。《规划》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国家发改委于10月17日印发国家31个部委和五省征求意见,同时征求国家发改委委内司局意见。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省政府统筹协调,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要求各对口厅局主要负责同志赴京汇报衔接,促成了国家部委在一周内全部反馈意见,为及时上报国务院争取了时间。
    修改报批阶段。征求意见结束后,我省迅速配合国家发改委对反馈意见进行系统梳理,认真做好《规划》修改完善工作。为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经过周密运作,国家发改委所有主任3天内完成传签。11月7日正式向国务院上报《规划》送审稿。十八大期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汇报。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