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简报工作简报

基础设施 六网联动强支撑(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开局盘点之十)

发布时间:2013-01-07      来源:焦作日报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核心提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转型示范,焦作共识。焦作的转型示范,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转型基础能力支撑。焦作着眼于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发展后劲,构建公路网、铁路网、能源网、水利网、生态网、信息网“六网”,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努力形成功能配套、安全高效、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一)基础倘若不牢,必定地动山摇
    强基固本,固本强基,这话说得一点儿不错。没有坚实的基础做根基,凭空岂能建起万丈楼阁?
    对焦作而言,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实现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焦作,必须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项基础性工作。而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保证发展中基础设施供给的弹性,则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
    俯瞰中原,细数怀川,为转型示范计,焦作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地决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推进铁路网、公路网、能源网、水利网、生态网、信息网“六网”建设,为转型发展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二)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交通事业的发展承载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在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焦作加快交通建设,构建核心城市连接组团、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和产业集聚区、文化旅游区的大交通网络。
    我市境内有新月铁路横贯城区,与侯月、焦柳、太焦铁路相接,又与京广、京九、新菏兖铁路相连。建设郑焦城际铁路,利用好日均途经客运列车148趟的焦作东站,成为盘活我市铁路运输这盘棋的关键。
    为此,我市将加快郑焦城际铁路建设和焦作东站、焦作火车站升级改造,推进郑焦城际铁路云台山支线及新月铁路增建第二双线等项目,积极推进中原城市群城市铁路网建设,开通焦作至北京始发车次,配合推进郑州至太原快速铁路通道前期工作。
    数据显示,去年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最大、投资金额最高、建设项目最多的一年,全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投资额创历史新高。
    乘风扬帆,会当击水。“十二五”开局以来,我市抓住国家和省里加快发展的政策机遇,2011年争取项目20个,完成投资4亿元;2012年在建项目23个,投资规模达到7.5亿元;今年全市干线公路项目投资规模将达到空前的15亿元。三年内迈出三大步,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创造了焦作公路事业发展新的历史。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围绕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我市目前正加快郑云高速公路、焦桐高速公路温县至巩义段建设,推动陵川至偃师、林州至新密、原阳至济源三条省道焦作段升级为国道,同时推进桃花峪黄河大桥、焦作黄河大桥、孟州黄河大桥、焦桐高速公路黄河大桥建设,带动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除此之外,轨道交通、文化旅游交通大环线、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焦作异地候机楼、焦作直升机场等项目的实施,有望在焦作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立体化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人便其行、货畅其流、高效衔接、运力强大,将为焦作经济“助跑”,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晋煤焦水,能源产业正崛起
    能源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煤炭、电力、油气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能源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能源供应保障任务将更加艰巨。
    素有“晋煤焦水,天赐良缘”的美称,焦作水、电、煤和煤层气等生产要素供给充足。焦作不仅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唯一从中心城区穿过的城市,而且西气东输的能源大动脉,宛如一条奔腾起伏的钢铁巨龙,从太行山逶迤苍茫的群峰中盘桓而出,悄无声息地潜入怀川大地。对焦作而言,滚滚东来的天然气,是“运气”,更是“福气”。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要求,我市调整电源结构,优化电力布局,加快推进龙源电厂、焦作电厂迁建等一批电力工程,使装机容量达到444万千瓦。目前,110千伏新河变电站、温县白庄变电站以及清化变电站配套送出等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如期投产,为我市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提供电力保障。同时,我市加快城市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发展智能电网。到2017年,焦作供电区将形成以500千伏博爱变电站、竹贤变电站、龙源电厂、万方东区热电厂、焦作迁建电厂为电源支撑的220千伏双环高压送电网,110千伏网架进一步加强,10千伏城市、农村配电网全面发展,初步建成网架坚强、荷载力强、运行灵活、经济高效的智能化电网。
    围绕建设综合能源基地目标,我市着力优化用能结构和布局,高效利用西气东输天然气、山西煤层气、焦作煤层气等能源,利用丰富煤层气资源向化工产业延伸,初步形成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链。同时,积极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建设武陟秸秆发电、沁阳秸秆发电、意达油脂公司沼气发电等一批项目。到2015年,能源行业销售收入将达到500亿元。
    (四)让人民与碧水青山相依,让涓涓细流滋润山阳大地
    水是城市之灵、城市之魂,有水就有灵气,体现和谐之美。
    大自然无比青睐焦作。这里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有5条,除黄河、沁河2条大型河道外,还有丹河、大沙河、新蟒河3条中型河道,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型河道有14条。
    坐拥得天独厚的水源优势,岂能白白浪费?如何让“河湖秀畔,活水润城”的意象完美呈现?焦作下决心要做好水文章。市委、市政府郑重承诺:高标准建设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城市水系,引水入城、聚水润城,让焦作人民与碧水青山相依,让涓涓细流滋润山阳大地。
    为让梦想早日变成现实,我市加快开展城区防洪规划和城区水系规划工作,目前已完成《焦作城区防洪规划报告》和《焦作市城区水系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论证。按照目标要求,我市东起东海大道,西至中南路—焦晋高速公路,北起影视路—焦辉路,南至济焦新高速公路,面积约214平方公里内,最终形成“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映新城,东西湿地保生境,六湖两库塑美景”的外部大连通、内部大循环的城市水系结构布局。
    目前,投资概算为35万元的灵泉湖围堰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将修筑一座长约400米的围堰,围堰上设溢流口,北部设取水闸及涵管,计划春节前后形成600亩左右的水面,同时可向新河提供清洁可靠水源。而与其同时开工建设的穿越沁河倒虹吸工程,将解决引黄入焦的“卡脖子”难题,力争在今年6月底汛期来临之前,完成引黄入焦干渠工程并实现通水。
    (五)生态建设,托起美丽新焦作
    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绿水青山,这是市委、市政府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坚定不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为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我市加快生态建设,大力实施北部山区综合治理、城市水系绿化景观建设、南水北调绿化带建设、公园绿地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优化人民生活环境,形成北方山水城市的独特景观。
    基于支持焦作转型示范的目的,去年2月,省林业厅与我市签订了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此,我市本着构建良好生态网络的目的,推动林业生态向纵深发展,构建“一区”(南太行山地生态区)、“两带”(沿黄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中线景观带)、“三网”(道路林网、河渠林网、农田林网)生态构架;推进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矿区生态治理、农村土壤修复,打造城市水系生态走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推动绿色发展,提升绿色福利。去年,在城市外围,我市在太行山区完成人工造林7万亩,飞播造林2万亩,森林抚育3.9万亩;完成沿黄生态涵养带造林2.8万亩,完成道路林网造林1.5万亩、水网造林0.1万亩、农田林网造林0.5万亩;在城市中,我市见缝插绿,拆墙透绿,不断增加游园和公园数量,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水平。而在不久的将来,焦作居民的这一幸福感将更加实在,出行可以“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尽情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绿色福利。
    (六)加强信息化,从“数字城市”出发,向“智慧城市”迈进
    去年12月13日,市政府与中国联通河南分公司正式签署“智慧焦作”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加快推动焦作信息化建设。
    如今,市政府每年安排“智慧焦作”建设扶持资金,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等多方参与的投资融资机制,组建市智慧建设专业投资运营公司,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智慧城市”建设。
    所谓“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具有更高效安全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更科学的监测、预警、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更高水平的远距离控制执行和智能化执行能力,更协调的跨部门、多层级、异地点合作能力以及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智慧焦作”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我市提升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城市”和“宜居焦作”,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具有重要意义。而“智慧焦作”仅是我市信息网建设的一个方面。
    根据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安排,我市将逐步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全员人口统筹管理、社会保障一卡通、市政公用服务一卡通等信息系统,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应急管理网络平台、新型防空防灾预警报知系统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打造“智慧焦作”、“无线城市”。
    说了干,定了算。我市全面贯彻落实2012年信息化建设专项方案,全市信息化建设实行“四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的管理模式,相继出台了《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意见》、《焦作市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和《焦作市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促进我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环境支持。
    目前,全市45个政府部门中,13个部门实现了全部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15个部门完成了部分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在线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21项,占全部行政许可事项的46.7%。协助市监察局建设了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子系统,行政审批涉及的48个单位的339个行政审批事项和26个服务类事项已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监督范围,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与此同时,“数字焦作”建设稳步推进,如“数字公安”中的警用地理信息基础平台(PGIS)、应急通信指挥系统投入运行,使处置突发性事件、重特大案件的指挥调度及通信保障能力在全省领先;“数字城管”建设中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监管,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功能。
    (七)六重保障,建起焦作新一轮发展的辉煌大厦
    错失一个机遇,就将落后一个时代。我市基础设施一系列工程的建设,意义不在于其投资的巨大及技术的复杂,而在于一座城市为提升区位优势、服务经济转型的不懈努力得到实现。
    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市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我市全力以赴改善民生、持续发展民生,让全市人民共享转型发展成果的体现,更是我市为转型发展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保障,为全市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让子孙后代恒久受益。
    近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我市将强力推进对转型示范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事关长远的重大工程。这“十大建设工程”涵盖铁路网、公路网、能源网、水利网、生态网、信息网、发展载体等,总投资825亿元,明年计划完成投资256亿元。
    (八)潮起怀川,风正扬帆,强基固本,根深叶茂
    强基固本,充满希望的怀川大地才能硕果盈枝;“六网”联动,志存高远的秀美焦作必定前程似锦!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