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神农山,悠悠沁河水。执怀川之牛耳的沁阳,在工业转型升级中示范引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示范引领,在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示范引领,在关注民生中示范引领。这“四个引领”,是沁阳人的铮铮誓言,更是沁阳人的英雄虎胆。据此,沁阳在焦作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伟大征程中,砥砺而行,成绩斐然。
(一)2012年,对于沁阳而言,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这一年,沁阳力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狂澜,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复杂形势的考验,县域经济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务实奋进、砥砺前行,谱写出三化协调发展的壮歌。
这一年,沁阳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0亿元,同比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15.5%。
这一年,沁阳建设丰庆新城、景和社区等9个新型农村社区;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业规模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一年,沁阳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62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3个、10亿元以上项目18个,5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89个项目被列入焦作市重点项目,项目数量、质量、投资额均居焦作市第一位……
(二)新型工业化,全市瞩目的“沁阳高度”
以“小工业”起家的沁阳,阔视野,提境界,转思路,抓集聚培植产业,引项目完善产业,破瓶颈激活产业,重创新提升产业,由点到线、由散到聚、由低到高、由粗到精,工业驶入快车道,发展步入新境界。
把城北30平方公里的荒坡地变成产业集聚区,并以此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转型提升的突破口,让产业集聚起来,实现更好的集约发展。
2012年,沁北、沁南两大园区合并方案成功获批,成立了沁阳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达23.8平方公里,形成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光电信息、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构建起“一区两园、北大南高”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而今,集聚区在建项目160个,总投资748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0个,投资10亿元以上17个。入驻企业(单位)总数由452家发展到500余家,从业人员由4.3万人增至5.2万人,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增长22.6%;营业收入500亿元,增长30%;税收收入3.8亿元。
去年,新能源产业实施太阳能电池用晶体硅材料加工及电池组件、硅材料工业园、风电机舱罩等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总投资61.22亿元,当年完成投资8.15亿元;现代化工产业实施晋煤天庆煤化工、高性能增塑剂、氯化石蜡等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2个,总投资49.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45亿元;光电信息产业实施LED照明灯管和灯条、LED导线支架、LED背光源等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总投资9.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8亿元;铝及铝深加工产业实施高档铝型材、幕墙门窗等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7个,总投资24.85亿元,当年完成投资2.65亿元;造纸装备及造纸产业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15.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7.9亿元。
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去年,沁阳成功组建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沁阳工作站和成果转化基地,玻璃钢复合材料特色基地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获批组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服务平台日趋完善。
仅2012年,沁阳就申报国家专利238件,省防火装饰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动车胶体蓄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铸铁烘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著名商标12件,3家企业入选省“百高”企业,8家企业入选省工业行业强企,4项新技术、新产品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三)新型城镇化,颇具特色的“沁阳样本”
行走于沁阳城乡,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幢幢别致的新型社区,一个个火热的建设场景,都见证着这里正在发生的深刻嬗变:城乡一体化,让城市和乡村愈来愈近。
农村变社区,变换的不只是楼房。隆冬时节,在沁阳市王曲乡丰庆新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工人忙碌。住在工地附近的里村村民陈东每天都要到工地上走一圈,他说:“新型农村社区建在家门口,这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事。到时候,我们这些庄稼汉也能像城里人那样住进水、电、天然气设施齐全的新社区了。”
谈到新社区和自家房子有什么不一样,陈东说,现在他家居住的房子虽说面积大,可是取暖、用水、用电都是自己想办法,尤其是取暖、做饭,烧煤把屋里熏得黑乎乎的。“今后就不一样了。新社区规划里有天然气管网,我最关心这个。”站在社区规划图前,他介绍着社区的每一处变化,“除了水、电、天然气,社区医院、幼儿园,还有社区管理中心,这些我们以前想都想不到。”
农民变市民,变换的不只是身份。今年32岁的张艳军是柏香镇东冯桥村人,经营着一辆出租车。作为家里最重要的劳力,他根本不担心农忙,因为收麦、收秋都是机器干活,一会儿工夫就行了,不耽误生意。
在沁阳,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的应用,让农民很省心。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逐渐脱离土地,融入城市生活,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产模式。
建设新社区,钱从哪里来?沁阳市利用“指标漂移”、“占补平衡”政策,将乡村集约腾出的土地指标置换到城市周边,利用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土地级差效益。沁阳还组建瑞源公司、丰庆村镇地产公司等投融资平台,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进行融资、投资。其中,瑞源公司承担了和谐家园、水岸花园2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总投资7.4亿元,整合周边11个村庄,节约土地3305.4亩。
瞄准全域一体、统筹城乡的目标,沁阳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城乡产业集聚、融合,推进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目前,该市有16.4万名农民在工业及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中大显身手,实现了他们多年来在“家门口就业”的幸福愿景。
充分就业,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2012年,沁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52元,增长14%。其中,来自非农产业的工资性收入占70%以上。
社区毗邻商贸企业,产业支撑新型社区。城乡一体,沁阳把社区与产业园区紧紧结合在一起。依托闻名全国的造纸机械配件基地——里村,沁阳规划建设王曲乡丰庆新城社区,整合里村、古章等8个村庄,可容纳1.4万人。
(四)农业现代化,正在探索的“沁阳特色”
在工业的强力引领下,沁阳经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投向农业和农村的资金也在大幅提升。去年,沁阳市财政对农业直接投入1.43亿元,财政投入已连续三年在亿元以上,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目前,沁阳市小麦机收率100%,玉米机收率91.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农机总动力达到57.3万千瓦,荣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称号。
户均耕地面积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实施土地流转能够促进规模化经营,实现资金、设备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西万镇西万村土地流转后,由种植大户承包,进行科学种植管理,亩产小麦和玉米分别达到580公斤和600公斤,亩均效益达2000元。该村根据不同自然条件,科学布局,发展多种经营,栽种生态林,发展林果采摘、生态湖等特色生态园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土地流转无形中也带动了该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村里新增个体户120户。
目前,沁阳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4.3万亩,占该市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40.6%,涉及农户3.22万户,占该市农户的34.6%。规模流转千亩以上的有11宗,流转以后从事种植业的面积达6.7万亩,占流转土地面积的84%,涌现出西万村、水南关村两个整村流转典型村街,红枫林农业有限公司、康辉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流转后规模经营、效益凸显的合作社。
王曲乡南山村是蔬菜种植专业村。村民董小梅家有6亩地,加入南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后,通过土地流转获取2亩地,夫妻俩建起2座蔬菜大棚。
“眼看春节临近,新鲜的茄子就要上市啦。”董小梅指着紫黑发亮的茄子,满脸喜悦地说,“这都是今年引进的新品种,一季下来挣个八九万元不成问题。”
合作社负责人荣立堂告诉记者,全村共流转土地1100余亩,建50座大棚,每座一年净赚6万元,一年收入可达300万元。如果加上村民外出打工的现金收入,村里群众人均年纯收入已达1.3万元。
目前,沁阳农民组织化程度形势喜人,全市合作社总数达390家,成员出资额达2.7亿元,入社成员近6500户,辐射带动农民近5万户。201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年产值10亿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农业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投资1.3亿元的4000吨闹汤驴肉加工项目、投资1.2亿元的万吨怀帮黄酒生产项目、投资1.3亿元的神农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等大批现代农业项目入驻沁阳。无公害蔬菜种植、绿色生态采摘、标准化加工、农业产业化规模效益进一步显现,使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如今,该市农业龙头企业已达45家,焦作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
2012年,沁阳粮食总产量达41.2万吨,连续9年实现丰产丰收,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852元,同比增长14%。专职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达16万人,农民70%的收入来自非农产业,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五)民生为本,令人眼热的“沁阳温度”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从2012年10月起,沁阳将高龄补贴的发放范围从95岁下调为80岁以上,这意味着5657名沁阳老人将享受更有尊严、更有保障的晚年生活。
仅此一项,沁阳财政每年将多支出400多万元。而这只是该市惠民大礼包中的一部分。
从全面建成13个乡镇(办事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到遍布307个行政村的村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从建起焦作地区第一家民办高校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到加快筹建永威国际职业学院、组建职教集团、建设永威公共实训基地;从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到全面深化医改、更多让利于民——2012年,沁阳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民生优先”的理念更加成熟,全力保障民生改善的措施更加有力,“让沁阳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的决心更加坚定。
临近春节,家住王召乡彭城村83岁的刘世杰拿出自己的存折,吩咐家人将里面的钱取出来,作为过年给晚辈们的压岁钱。刘大爷高兴地说:“当了一辈子农民,还能领上公家发的钱。现在给重孙们发个零花钱、买个糖果都不犯愁了!”刘大爷存折里的钱,来自沁阳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金。2012年,沁阳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参保人数达18万人,当年共为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人员发放养老金3777.5万元。当村干部告诉刘大爷,从2012年10月份起,该市80周岁以上老人还将领到高龄补贴时,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年来,旨在为城市建设“打基础、管长远”的“八路”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3.98亿元。文化路改造已竣工投用,沁木路、南环路等5条道路主体完工,南外环、东关大街进入路面施工阶段,一个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
在教育领域,沁阳高考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沁阳教育”品牌崛起的背后,是教育优先理念的一以贯之,是投资1.9亿元建设实验中学新校区、改扩建25所幼儿园、实施校舍安全等工程,使得办学条件大幅改善的投入。
家住沁阳联盟街道78岁的王大妈特别高兴,2012年她也参加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去年呀,我农村的亲戚们就有了养老保险。我盼了一年,终于等到了,咋能不高兴!”
在公共医疗方面,这一年,沁阳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共让利群众1845万元。推行“先住院、后结算”诊疗服务模式,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实惠。
(六)曾经担山知任重,凌云更需砥砺行
转型示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曾经的转型,已然的蝶变,之于沁阳而言,已经成为过去。而今,站在新起点上的沁阳,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下定决心不松劲,坚持科学发展,持续转型升级,为建设“富裕沁阳、文化沁阳、美丽沁阳、和谐沁阳”而努力奋斗。
沁阳坚定信心,勇创一流,在焦作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争当排头兵,努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