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综合信息

并轨新政催生电煤博弈新局

发布时间:2013-04-12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科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2012年12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解除发电用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通知》,决定从2013年1月1日开始,解除对电煤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电煤由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定价。
    短短几天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取消重点电煤合同、实施电煤价格并轨为核心,逐步形成合理的电煤运行和调节机制,实现煤炭、电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自此市场只有市场煤。以去年为例,计划内的四分之一为重点电煤,如今取消之后,目前省内的电厂与煤炭企业今年的电煤合同签得很少,即使签了的,也是只规定量,不规定价,约束力不强。
    其实不仅仅是河南,全国皆是如此。今年1月中旬,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牵头组织了煤炭和电力企业召开了煤炭产需衔接合同汇总会。从会上反映出的信息看,“双轨制”取消后,煤电双方在价格、运力配置、交易透明度等方面仍然存在分歧。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全国汇总煤炭合同18.91亿吨,相比于2012年重点合同煤汇总量12亿吨,增长了55.8%。
其中,一年期以上的长协合同2.23亿吨,电力用煤11.89亿吨。虽然电煤合同签订量大致处于正常水平,但煤炭长协合同量仅为2.23亿吨,占电力用煤合同不足两成。
    此外,在今年的购销合同中,只有6600万吨的合同煤在合同中明确签订了购销协议价格,所签订价格比去年的重点合同煤价格增加20元/吨左右。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中,除大唐集团外,其余四家与神华的长协电煤合同价格依然未决。
    之所以出现如此情况,据全国煤炭行业营销专家李朝林分析,价格并轨后,煤炭价格的决定权交给了市场,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
    电企腰杆硬了
    众所周知,在之前几年的电煤合同的签订中,发电企业一直是处于弱势地位的。
    有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11年这10年间,每吨重点合同煤价格平均低于市场价格150元,顶峰时差价达240元。
    为了拿到“便宜煤”,电企虽处弱势,但不得不“忍气吞声”。
据省内一位发电企业的负责人表述,以往煤企与电企在电煤合同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他举例来说,如果合同中约定的煤的发热量是4300大卡,价格为每百大卡11.74元,但如果发热量达不到4300大卡,每百大卡煤企只退6元钱。“他们就是给我们送一吨土,我也得掏200块钱,这就是不平等”。这位负责人表示。
    然而,风水轮流转,今年转到了电企这一边。从今年的形势来看,发电企业力顶煤企的涨价要求,腰杆硬了。
    就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煤最贵。就中国来看,中部地区的煤价是最高的。目前,市场煤炭供过于求,造成价格下滑,竞争加剧。进口煤、外省的煤价格都比本省的低,所以电企选择面很宽。
    对此,某电厂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发热量4500大卡的煤为标准,如果是通过煤炭销售公司提供的外省煤,以电厂化验结果为标准,加上运费,每百大卡才合10.5元,但是如果是本省重点煤企的煤,出矿价就在12块钱每百大卡左右,相差不少。
    在今年签订电煤合同时,煤企提出在目前煤价基础上涨3%,他们一直没签,目前煤企又提出不涨价了,价格随行就市。
    发电企业70%以上的成本都是煤,煤价上涨,对利润影响非常大。我们每年消耗的煤在550万到600万吨之间,如果每吨煤涨10块钱,每年的成本支出就是6000万。
    除了价格因素之外,有业内人士表示,来自山西、陕西、内蒙等地的煤,发热量要高于河南几大煤企的煤。“如果都用地方煤,我们电厂一年的利润能多出两个亿”,此人士表示。
    也正因为“口粮”供给渠道多,电企并不愁,所以在今年的电煤合同签订时,往往都挺直了腰杆。
    正因为外煤冲击严重,去年7月河南省工信厅与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发文,要求将省内煤与电量计划挂钩,这一举措实际上是以此让省内的发电企业优先购买省内煤。
    但这一政策执行情况并不顺利。某电企负责人表示,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省内重点煤企与省外每吨煤的差价达到了200块。
    当时几乎是几方博弈,一些电企不得不为了利润而去牺牲电量。
    但为了维护长期的合作关系,不少企业还是会与省内重点煤企签订长期合同。
    如何适应市场煤
    资料显示,从2012年二季度起,由于经济下行,电力需求减少,使得整个煤炭市场行情急转直下,一向供不应求的电煤市场出现了供应过剩。这也直接导致近10年来罕见的重点合同电煤价格与市场煤的价差明显缩小,甚至出现了与市场倒挂的现象。
    数据显示,去年二季度,合同电煤价格一度高于市场价格达200多元。
对此,河南省电监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方面受经济环境影响,增速放缓;另一方面随着河南前两年煤矿整顿后逐渐复产,造成目前市场上煤是供大于求。
    然而与电企相比,煤企的“好日子”似乎不在了。就河南几家大型煤企的财务报表来看,利润都在大幅下滑。
    以神火股份为例,在其公布的2012年度业绩预减公告中显示,其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80%~87%。原因就是其主营的煤炭与电解铝市场均不景气。
目前中国煤炭出口不畅,进口却颇为畅通,供大于求,煤炭企业还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这种不景气的局面。
    正因为如此,在电煤合同的谈判中,煤炭企业认为价格还有可能上涨,不愿意降价出售;而电力企业则认为煤炭供大于求,不愁买煤,所以也不愿意提价。因此,双方就一直在观望与博弈。
    如果是去年,在重点合同煤价的基础上加点价,情有可原。但如今是在市场煤价上再加价,就受不了了。
    煤炭企业目前的不景气以及煤价走低,电厂不缺“口粮”,再加之双方在多年来合作中的“矛盾”,使得双方都难以就煤炭市场预期方面达成共识,对价格走势存在明显分歧。
    面对价格并轨制,电煤供需双方还需要一个习惯的过程,重新建立起信任关系,建立一个大家都比较能够接受的价格。
    此外,双方需要讨论一个价格机制,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机制。毕竟煤炭企业需要卖煤,电力企业需要买煤,双方都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价格。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