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综合信息

温县:坚持工业强县

发布时间:2013-05-06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发展科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全面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温县始终把工业发展作为最紧迫、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来抓,围绕培育做文章,围绕提升上水平,围绕引进求突破,围绕服务创环境,着力打造“百亿产业”,建设“五个基地”,实现工业规模由小到大的转变,工业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 
   
   “百亿产业”增实力
    温县立足县域产业优势,科学编制规划,倾斜政策和资源,着力打造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制革制鞋三个“百亿产业”,建设汽车锻配件、塑料软制品、经济实用鞋、优质调味料、山药生产加工五个有影响的基地,主导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2012年,三个产业完成销售收入272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总额的66%。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54亿元,天香面业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立达、京华、品正三家咸味香精企业综合实力均居全国同类企业前六位,是全省仅有的三家著名品牌方便面调料企业,掌握了调料行业的核心技术,综合产能居全国第一,保和堂、怀山堂、健国等怀药加工企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装备制造业完成销售收入140亿元,率先实现“百亿产业”目标,福漫公司的重型车传动轴、转向器占据全国市场份额榜首,福沃重工、福马整车装配等一批较大项目也相继建成投产;制革制鞋业完成销售收入78亿元,拥有压延膜、薄膜、透明膜等生产线20余条,形成了兰兴、艺龙、宝隆、海盛等一批制革企业集群,产能长江以北最大,经济实用鞋年产能超2亿双,市场份额占全国30%以上,从业人员3万多人,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原“鞋业之都”。
    培育骨干企业添活力
    温县坚持扶优扶强,大力实施“双十”工程(扶持10家大个头企业和10家高成长性企业),持续实施“企业服务计划”,深入开展“服务重点企业送温暖”活动。目前全县规模以上企业17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5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22家,居全市第一,利伟公司“胆固醇提取及生物柴油制备”项目入列省重大科技专项,实现了省重大科技专项零的突破,目前,全县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天阳、红棉)、省著名商标18件、名牌产品7件,数量均居全省(县级)前列。
    建好集聚平台促发展
    温县坚持产城融合,理顺了管理体制,完成了规划调整,新增规划面积5.38平方公里,并将集聚区建设与新、老蟒河整治结合起来,累计投入资金16.8亿元,实施了子夏大街改扩建、纬一路、纬二路东延、纬三路、中小企业创业园、海旺弘亚温泉酒店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构建了“三横六纵”的道路框架,开展了达产增效、项目落地、环境整治等活动,集聚区整体形象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目前,集聚区建成区面积9.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21家,2012年在全省排名较上年上升了17位,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48%。
    开展项目攻坚谋突破
    温县坚持以项目统揽全局,以项目推动工作,以项目促进发展,注重项目谋划,仅2012年就对接中原经济区建设项目280个,列入焦作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重大项目28个,谋划项目的数量、质量均有大幅提升。同时,温县注重项目推进,严格落实“四个一”责任制、“一月一督导、一季一观摩、半年一总结”等项目工作机制,2012年共实施重点项目121个,完成投资83.1亿元,大项目个数、投资额度、完成投资均创历年新高。
    提升招商水平强后劲
    温县坚持实事求是,重优势、重特色、招大商,特别注重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以及行业龙头企业搞好对接,重点开展了县级领导联系结交大企业活动,加强与湖北宜化、中财集团、中节能风电、中轴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成功引进了福沃重工、河财管道、太极文化生态园、凯创重工、风力发电等一批投资超10亿元项目,实现了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大招商向招大商的转变。同时,加大招行引资力度,焦作商业银行温县分行已开工建设,澳洲联邦银行在温县设立了全市首家村镇银行。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