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刘跃新)
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三产业保持平稳。一、二、三产业占比由2005年的17.9∶52.1∶30.0调整为2012年的12.7∶57.1∶30.2,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资源性工业比重过高,全省有色、钢铁、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经济比重接近18%。对比2012年全国三产结构10.1∶45.3∶44.6,可以看出河南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偏高,分别比全国高2.6个和1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偏低,低于全国14.4个百分点,说明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演进度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产业用电结构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征。2005年河南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结构为3.9∶78.8∶8.1∶9.3演变为2012年的2.8∶74.9∶8.5∶13.8,到2013年上半年为2.7∶72.9∶9.1∶15.3。其中二产中的工业用电量始终是全社会用电量的主导力量,而工业的电力消耗主要来自于重工业,2005年-2013年上半年,工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逐步由78%降低至73%左右,重工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70%降至62%左右。工业用电量中一半以上是黑色、有色、化工、建材、煤炭开采与采选、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等重工业用电。
2013年上半年河南省用电量增长速度远低于全省经济8.4%的增速,上半年河南省用电量1370.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幅为-6.60%,第二产业增幅为-0.77%,第三产业增幅为9.64%,城乡居民增幅为7.88%。工业用电增速-0.86%,其中重工业用电增速-2.52%,远低于轻工业用电11.57%的增速。
2013年上半年全省用电量的波动虽然跟重工业行业的生产形势有很大关系,但由于轻工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增速、城乡居民用电增速分别为11.67%、9.64%、7.88%,仍保持较快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全省经济两极分化调结构正在进行,印证了河南省调整经济结构的效果,也显示出“这是一个从依靠第二产业逐步转向依靠第三产业的过程”。
2012年河南省经济度电产值10.85元,其中一产48.3元、二产8.27元、三产38.6元,工业7.53元,重工业6.34元,轻工业16.2元。二产度电产值较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度电产值低于一产、三产和轻工业。2012年河南省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在18%左右,用电量却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57%,度电产值只有3.37元,只相当于全省平均度电产值的1/3。而扣除六大高耗能后的其他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经济的比重在33%左右,用电量仅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7%,度电产值为21.4元,远高于全省平均和重工业度电产值。以2011年建成投产的郑州富士康集团为例,截至2012年底,郑州富士康已创造就业15万余名、完成产值1210亿元、工业增加值157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293.9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6.8%,而其用电量仅有8.54亿千瓦时。
受宏观经济影响及经济结构转型影响,目前全省高耗能行业发展停滞,因其用电量占比高,引起全省用电量的大幅下滑,从单位产值电耗角度看,由于对全省经济贡献较低,因而对经济增速影响较小;其他工业受宏观经济影响深度不及高耗能行业,并受经济结构转型影响,用电增速仍保持较快,但因其用电量占比小,对全省用电量增速影响较小,但是对全省经济的贡献较高,目前是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因此河南省2013年上半年用电量增长1.17%,上半年经济增长8.4%的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
随着全省产业结构的继续调整,工业度电产值高、用电量占比低但经济中占比高的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河南经济仍将会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电力消费则将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向平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