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多数企业在为形势不利、订单不足而感到苦恼时,中原内配之所以能够保持订单不减反增,而且始终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得益于我们近年来在转型升级上的不懈探索。去年,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专门派出工作组来企业调研,并写出了5000字的调研报告——《中原内配转型升级的成功之路》,发表在了省政府的核心内参上,中原内配的转型发展经验引起了省委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好评,河南日报、焦作日报等媒体也相继进行了转载。我们的做法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专业化、国际化”。对于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专业化能够做精,国际化能够做强。这也是我们十年来一直坚持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成功定位,使我们的发展动力、发展成效、发展速度翻天覆地、日新月异,各项经营指标连年保持不低于20%的速度递增,气缸套年产能由2003年的不到500万只增加到目前的4000万只,产值由1.67亿元增加到40亿元以上,上缴税金由1600万元增加到1亿元以上。
一是坚持专业化经营。我们认为,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打破产能过剩的困扰,就要收缩力量,握紧拳头,着力于主业和主要产品,找准突破的关键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在关键技术上求突破,在提高市场占有率上下工夫,在做精做强的基础上做大,走出一条由专而精—由精而强—由强而大的专业化转型升级之路。在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我们确立了以气缸套生产为主业的专业化经营之路,坚持把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都围绕气缸套的生产经营优化配置,无论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还是2011、2012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我们都坚持以气缸套专业化生产为核心,强力实施“强力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经营战略,在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工业等领域保持全方位的市场覆盖面,确保技术领先优势,为市场结构调整预留空间,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目前我们主营产品年产能量达到4000万只,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
二是实施国际化战略。目前,中原内配产品50%出口到北美、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为全球85%的知名汽车发动机主机配套,占据北美地区商用车发动机气缸套全球采购量的40%,占据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发动机气缸套全球采购量的30%以上。由于我们的产品种类齐全,覆盖领域广,而且同时拥有国内和国外、主机与维修市场,在市场也出现急剧变化时能够沉着应对、灵活调整,国内市场下滑时,我们把市场重心调整到国外,主机市场下滑时,我们把市场重点调整到维修市场,同时加大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力度,使得各市场相互支撑,使得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
三是坚持自主创新。一是在美国底特律、英国切斯菲尔德和德国斯图加特成立了三大海外研发中心,吸引全球高端人才加盟企业,目前有20多名原在福特、通用等就职的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加盟企业,形成内外联动、贴近市场、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团队,每年开发的新产品超过50种。二是建立全国内燃机气缸套工作组,先后制修订了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占行业标准总量的70%,有效推动了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三是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搭建高端人才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与英国GKN、德国纳格尔、格林,奥地利AVL,德国FEV等国际知名公司,在气缸套设计、加工、测量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内燃机研究所、洛拖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有12个技术合作项目已投入使用,研究开发了3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四是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实力,每年投入气缸套的研发费用达到销售收入的4%,研制的气缸套柔性自动生产线,能够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多种不同型号的产品,属国内仅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公司研发的MS502新型材质气缸套,满足了德国奔驰新一代重型发动机HDEP的技术要求,为通用汽车最新一代汽油机平台提供的L83/LV3产品,应用前景广阔;研发的美国康明斯ISL9.5L产品,满足了康明斯2013年机型的预研要求,在美国辉门、德国马勒的围堵中中标胜出,确保了未来10年在康明斯的供应商地位,有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目前企业经营情况来看,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通过市场结构的灵活调整,通过三期项目的达产达效,使企业各项经营指标依然保持15%—20%的增速,使企业始终保持订单饱满、供不应求的蓬勃发展之势,在圆满完成年度经营目标的基础上,为焦作市“百日攻坚”活动增添信心、增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