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对未来信息消费的发展目标、简政放权以及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等作出战略部署。业界人士分析,此举既明确了决策层扩大内需、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发展思路,又透露出借力消费升级来促进产业转型、结构升级的意图。
信息消费属于高端消费,消费层次向高端层次变迁,将引领生产领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随着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全球化脚步持续加快,加上信息消费有着低碳环保、可持续性强等优势,都将推动信息消费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在信息消费上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消费无处不在。因此,发展信息产业对于目前经济转型阶段的我国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意见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3.2万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巨大的信息消费潜能如能如期释放,势必会为扩内需、稳增长带来支撑。信息产业实际上是一种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产物,促进信息消费对于引导部分资源向信息产业转移、优化投资结构也具有重要作用。
如今,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基调,在寻找扩大内需的新引擎和增长点时,边际效应高、带动力强的信息消费,就成为撬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先选择,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正在走出以往过度依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粗放式发展道路,在调结构过程中,关键是能够找到既能实现资源节约又能带来高附加值的产业,而产业的发展也必然依赖于终端消费的引导。在国家战略层面将信息消费提升到较高的层次上,无疑将会带来经济新一轮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夯实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
根据《意见》的工作部署,我国将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推动于2013年内发放第四代移动通信(4G)牌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这些举措将极大地提升信息服务的供给能力,从而把巨大的消费潜力激发出来。从移动互联网正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渗透来看,信息产业的升级,不仅能够降低信息和消费成本,还能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变迁,带来电信、金融、交通等基础领域和行业的升级,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推动产业升级的顺利进行。
新兴产业既需要产业政策的引导,又需要财税、金融以及法规建设方面的护航,才能获得飞速发展。不可否认,随着信息产业新的服务模式和新业态的形成,融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而互联网小微企业大多属于轻资产企业,金融机构在支持时必须针对其特点进行创新。《意见》从知识产权质押、私募股权投资、资本市场等多个方面作出融资安排,意在以金融杠杆撬动资源流动,配置金融资源支持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助力经济结构调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