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9.8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66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06家,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为主导,食品加工、服装纺织、新材料、新能源为辅助,产业集群竞相发展的格局。2012年,在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排名由第123位前移至第34位。2013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18%;从业人员2.76万人,同比增长9%。
博爱县位于我国重要的能源通道上。地上是山西、内蒙古煤炭外运;地下是西气东输东部第一门站,也是“端氏-晋城-博爱”煤层气输气管道终点,安彩、中能、豫北支线等多条输气管线在此经过,年输气能力超过160亿立方米。如何让这些充足的能源给力博爱发展呢?
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地区大气环境,我们要抓住国家政策支持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新能源,加快产业转型,增强县域经济内生动力,推动博爱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博爱产业集聚区已形成了一整套运作思路并付诸实践:围绕新能源招商→围绕新能源打造支柱产业→引导企业推广清洁生产→利用产业优势和工业基础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固体废弃物集中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从而把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2013年底,博爱县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我省唯一一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
引进“气”。在输气管线集中地,以LNG(液化天然气英文LiquefiedNaturalGas的缩写)液化工厂、加气加液站、天然气管网运营中心及服务中心、物流园等项目为依托,规划了5平方公里的天然气利用特色产业园。已有2个加气母站、多个一级加液站和加气站建成投用。
打造“车”。博爱县的煤炭运输量非常大,推广和应用燃气汽车不仅能降低成本、减少污染,还能带动汽车改装、装备制造、汽车生产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今年,该县引进天然气大货车129辆,明年,计划投资1.8亿元发展燃气汽车、运输槽车各100台。一家个体运输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与柴油车相比,燃气汽车二氧化碳、硫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量减少90%以上。一辆车每年还能节省燃料费约12万元。”
博爱县正积极推进富瑞特装投资12亿元的LNG汽车发动机改装、昆仑能源公司投资15亿元的天然气化工及储备等项目,不断完善天然气加工、利用的产业链条,培育新型工业化发展新优势。
博爱绿色发展思路形成梧桐引凤效应。华夏动力公司年产10万辆电动农用车和30亿安时钇铁锂离子电池、山东润峰集团总投资15亿元150MW光伏发电等项目先后落户博爱产业集聚区。
我们将努力把天然气利用特色产业园打造成年产百亿元的中原经济区清洁能源交易中心,及LNG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谈到发展绿色的明天,县长李平启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