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局对分布于我市温县、武陟县两个国家主要农产品调查县的19个样本定点调查户开展了2019年种植意向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同比上年实际播种情况,调查户2019年平均预计播种面积小幅增长。其中:小麦、玉米小幅度上升,粳稻持平,大豆降幅较大。
一、基本情况
预计2019年农调户户均耕地面积12.72亩,同比增5.68%;播种面积25.19亩,同比增5.98%。粮食、油料播种面积占比(某类作物播种面积/总播种面积)分别为99.71%、0.29%,同比各增0.08和0.14个百分点,粮油比(粮食播种面积/油料播种面积)341.85,同比下降302.74。
二、主要变化及原因
2019年户均粮食预计播种面积25.12亩,同比上升6.07%。其中,谷物播种面积24.96亩,同比增6.82%;豆类播种面积0.16亩,同比降40.01%;在豆类作物中,大豆平均每户播种面积预计0.16亩,比2018年实际播种面积减少0.11亩,减幅40.01%。
从调查情况看,小麦、玉米作为主要口粮来源,在农户种植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种植面积略有增加。原因一是温县是小麦之乡,粮食大县,老百姓种植传统就是小麦、玉米;二是随着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政府各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落实,老百姓普遍认为种植小麦、玉米比较稳定,而且老百姓还普遍认为种小麦、玉米也省心省力,老百姓乐意种。三是青睐机械化作业比较高的品种。针对农民大多闲暇时外出打工,农忙时不一定能赶回来收获的实际,小麦、玉米之类机械化作业的品种种植意向较高。四是温县是种植小麦、玉米种子基地,种子外调其它地区,其出售价格相对高一些。其他花生、大豆、薯类、瓜果、蔬菜等作物种植到收获时比小麦、玉米稍微麻烦,大多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种植,随意性很大,一年多一年少很正常。
另据武陟县农户反映,尽管黄豆产量稳定,销售价格比较高,省工且收益大,因2018年夏天高温持续天数较长,气温过高,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大豆产量减少,农户种植积极性受到影响,所以农户调整种植结构,预计2019年大豆的种植面积减少。
三、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优惠政策,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各级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方针政策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农民稳面积、调结构,要大力引导扶持经济作物的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是切实加强对农产品的价格监管。大力整顿农产品价格和农资价格秩序,努力降低农资价格,降低农民种植成本。
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强优质农产品的选育、引进和推广,引导农业生产向品种多样化、产品优质化、结构多元化转变。
四是加强农情信息引导。及时帮助农民了解、掌握主要农副产品供求价格等市场信息,减轻市场风险。正确引导农民着眼市场进行结构调整,指导农民尽可能种植需求大、风险小、收益高的农副产品以增加收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