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省、市工作计划安排,近日,我局组织骨干力量对温县所属的9户玉米种植农户的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总体情况一是2019年该县玉米产量、产值、净利润与去年基本持平;二是受前期非洲猪瘟疫情、禁养、猪周期因素的叠加影响,养殖存栏量不高,有效疫苗研制进入临床及恢复性产能尚需时日,从而导致玉米市场需求低迷。三是尽管从当前生产恢复省份增多、仔猪料产量和种猪销量回升等迹象判断,养猪场户补栏增养信心开始恢复,但随着产区新玉米的集中上市,看空心态仍将持续。预计未来玉米价格呈现稳中趋弱态势。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产量、产值及利润
今年9个调查户共种植玉米60.7亩,预计平均亩产614.44公斤,较去年的607.24公斤增加1.19%;平均每亩主产品产值1009.06元,较去年的999.01元,增加1.01%;每亩净利润为-9.33元,较去年的-8.84元减少0.49元,减少5.54%;成本利润率-0.89%,较去年的-0.85%减少0.04%,减少4.71%。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0.74元,较去年的-0.71元基本持平。
(二)总成本及人工成本
总成本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2019年玉米平均每亩总成本为1049.50元,较去年的1039.52元增加9.98元,增加0.96%。其中生产成本716.17元,较去年的680.08元增加了36.09元,增加5.31%;物质与服务费用377.77元,较去年的363.28元增加了14.49元,增加3.99%;人工成本338.40元,较去年的316.80元增加了21.6元,增加6.82%。土地成本333.33元,较去年的359.44元减少了26.11元,减少7.26%。
2019年玉米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82.85元,较去年的82.97元减少0.12元,减少0.14%,基本持平。
(三)物质与服务费用
2019年玉米平均每亩的种子用量、种子费、租赁作业费、工具材料费较去年相比相对稳定;农药费、排灌费分别为18.90元、35.57元,较去年的14.77元、26.06元分别增加了4.13元、9.51元,增加27.96%、36.49%;每亩化肥用量23.38公斤,较去年的18.44公斤增加了4.94公斤,增加26.79%。
二、情况分析
通过9户玉米调查户调查的数据显示和实际情况来看,今年由于气候适宜玉米长势良好,预计产量、产值及利润持平于去年,玉米每50公斤收购价格82.11元于去年的82.26元基本持平。
2019年玉米物质与服务费用于去年相比增加。主要原因一是为了预防病虫害、大风等自然灾害影响,玉米生长期间农户增加了施药量、施肥量;二是由于雨水较少,增加了灌溉次数。
土地成本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这些年虽然种植经济作物(如铁棍山药)土地价格优势高于农作物,但由于经济作物不能重茬种植,经过循环土地价格有所降低;二是当前农村新一代农民“跳出农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年轻人、中年人在外面打工或在家就近工厂上班,加之农民增收原动力减弱,新动能跟不上,农产品价格低,种粮积极性持续下降,土地价格也受影响。
经调查户调查,农户都不再存粮,即收即卖,所以和2018年相比商品出售率增加;因国家政策调整,2019年耕地地理保护补贴(以往称粮食补贴)较去年降低。
三、建议
1、继续建立稳定的农业补贴与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尽最大可能继续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补贴,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
2、稳定农资价格。强化监测及时发布农资价格信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全力保障农资市场价格的平稳,切实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确保粮食价格上涨收益真正惠及于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