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温县玉米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直报调查分析
根据国家、省、市发改委工作安排,近日,我局组织骨干力量对温县所属9户个国家定点样本调查户,2020年玉米生产成本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核算汇总。较去年同期相比,预计今年该县玉米亩均产量减少,产值、净利润增加。具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产量减少,产值、净利润增加
今年9个调查户共种植玉米60.7亩,预计平均亩产590.56公斤,较去年的614.44公斤减少23.88元,减幅为3.89%;平均每亩主产品产值1246.46元,较去年的1009.06元增加237.4元,增幅为23.53%;每亩净利润223.05元,较去年的-31.73元增加254.78元,增幅为802.96%;现金收益801.98元,较去年的556.67元增加245.31元,增幅为44.07%;成本利润率21.15%,较去年的-2.96%增加24.11%,增幅为814.53%。
每50公斤主产品净利润18.42元,较去年的-2.50元增加20.92元,增幅为836.80%;现金收益66.25元,较去年的43.94元增加22.31元,增幅为50.77%。
(二)总成本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今年玉米亩均总成本为1054.52元,较去年的1071.90元减少17.38元,减幅为1.62%。其中:
1、生产成本713.41元,较去年的738.57元减少25.16元,减幅为3.41%。其中:
物质与服务费用390.31元,较去年的400.17元减少9.86元,减幅为2.46%。其中农家肥费、农药费分别为31.11元、21.81元,较去年的22.40元、18.90元分别增加8.71元、2.91元,增幅为38.88%、15.4%;排灌费30.67元,较去年的35.57元减少4.90元,减幅为13.78%。其它费用如种子费、化肥费、工具材料费等较去年相比基本持平。
人工成本323.10元,较去年的338.40元减少15.30元,减幅为4.52%。
2、土地成本341.11元,较去年的333.33元增加7.78元,增幅为2.33%。
今年玉米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较去年基本持平,平均出售价格105.53元,较去年的82.11元增加23.42元,增幅为28.52%。
二、情况分析
通过9户玉米调查户调查的数据显示和实际情况来看,预计今年亩产量较去年相比稍低,今年前期正值玉米授粉扬花时段持续降大雨,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幸好后期生长阳光充足,玉米长势良好,所以产量不及去年;预计产值及利润较去年相比增加,去年同期玉米平均市场收购价0.82元/斤,今年由于年初疫情原因玉米市场供不应求,相当匮乏,目前市场收购价最低1.05元/斤,涨幅28.05%,所以产值及利润增加。
较去年相比农家肥费增加是因为小麦秸秆还田费用增加;农药费增加、排灌费减少的主要原因是8月初降雨较多,雨水多玉米容易有病虫害,所以增加了施药次数、减少灌溉次数。
数据显示,今年农户用化肥多选三元素复合肥,因为三元素复合肥养分含量较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对于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的高产稳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今年新玉米收成后市场收购价格较高,个别农户有存粮待价的打算,预计同期玉米出售数量较去年减少。
三、问题及建议
问题:由于粮食价格的不稳定性和产量受气候的影响,再加上人多地少,单凭种植粮食根本不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调整种植结构,特色经济种植才是农民的希望所在。但种植粮食是农民的根本,农民种地只算投入的生产成本,基本不计算人工成本与土地成本。
建议:1、继续建立稳定的农业补贴与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尽最大可能继续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补贴,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
2、稳定农资价格。农资价格的运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种植业的经济效益起着关键作用,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发布农资价格信息,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全力保障农资市场价格的平稳,切实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确保粮食价格上涨收益真正惠及于农。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