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焦作市)政策法规 (焦作市)

关于印发《2020年郑焦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5-26   文号:焦新城镇办〔2020〕2号   来源:焦作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焦作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0年郑焦一体化发展

工作要点》的通知


焦新城镇办〔2020〕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20年郑焦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各责任单位按照责任分工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并于每季度末向市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重点任务和工程项目推进落实情况,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同审计部门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审计督导,并将结果上报市委、市政府。

         


                                                                               2020年5月21日



2020年郑焦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落实《河南省建设中原城市群实施方案》和《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中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为加快推进郑焦一体化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国家战略的实践要求,以实施《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20182035年)》为统领,着力编好大规划、建好大平台、抓好大项目,统筹推进规划共绘、交通共网、生态共治、产业共链、设施共建、合作共享“一体系五工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争当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的主力军。

二、加快构建郑焦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

1.编制完成郑焦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密切与郑州“三中心一枢纽一门户”建设的对接衔接,结合焦作自身实际,研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郑焦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改革创新举措。(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编制郑焦产业带、郑焦综合交通、郑焦物流、郑焦文旅等专项规划,力争6月底前形成初稿、年底前批复实施。(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商务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3.强化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和平台功能,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黄河北岸生态文化经济带、大沙河沿线区域、南部产业新城等重点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三、实施交通共网工程

4.推进“轨道上的大都市区”建设,建成郑太铁路(焦作段),推进新焦城际铁路项目前期,争取呼南高铁豫西通道设站沁阳、孟州,积极谋划云台山-嵩山和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旅游轨道交通系统。(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5.加密郑焦高速公路网络,推进沿太行高速焦作段、沿太行高速焦作至济源段项目前期,积极谋划焦平高速、焦唐高速、沿黄高速等项目。(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6.加快郑焦快速通道建设,基本建成G207焦温快速通道,加快实施G207孟州至偃师黄河大桥,推进詹店黄河大桥、东海大道南延黄河大桥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四、实施生态共治工程

7.规划建设王园线百里生态文化长廊,高标准规划建设绿化廊道、机动车道、慢行系统,沿线开发现代观光农业片区,布局建设黄河文化项目,打造具有游憩、文化、教育、体验、休闲、运动、健身等复合功能的百里生态文化长廊。(责任单位:市林业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8.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建成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生态保护PPP、博爱幸福河省级湿地公园,加快实施焦作国家储备林基地、武陟嘉应观黄河省级湿地公园、大沙河城区段生态治理、新河生态治理、南水北调干渠与城区水系连通、焦作城区水源、城区河道综合整治等工程。(责任单位:市林业局、水利局、住建局、南水北调城区办,武陟县、博爱县人民政府)

9.加快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开工建设焦作东部园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西部静脉产业园、再生水利用配套管网工程(一期)项目。(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城管局、住建局,博爱县人民政府)

五、实施产业共链工程

10.依托武陟华夏产业新城、金水·温县新兴科技产业园、孟州中德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飞地产业园区,主动承接郑州产业转移辐射,加快发展与郑州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协作配套的产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武陟县、温县、孟州市人民政府)

11.出台加快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的激励政策,支持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建设和发展,推动河南省科学院先进科技成果在沁阳市进行中试和产业化;支持武陟智能硬件产业园建设和发展,助推武陟产业新城承接郑州产业外溢。(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沁阳市、武陟县人民政府)

12.升级完善德众保税平台功能,大力发展大货运、大物流,利用“无车承运人”政策开展大宗货物运输业务,加强与郑州航空港的对接合作。(责任单位:孟州市人民政府)

13.健全郑焦旅游协同发展机制,积极成立郑焦联合营销联盟,联合推出文化旅游产品,扩大海外市场宣传推广力度,研究推出郑州大都市区旅游年卡等更多优惠产品,推动郑焦两地巡回举办文化艺术活动。(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14.推动签订郑焦体育合作框架协议,策划举办郑焦国际徒步大会、“黄河杯”自行车邀请赛和大沙河半程马拉松赛等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推动郑焦两地体育竞赛、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人才培训等方面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体育局,孟州市、温县、武陟县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

六、实施设施共建工程

15.提升现代化水网支撑能力,加快实施小浪底北岸灌区(孟州段)工程,开工建设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冯营调蓄水库工程前期工作。(责任单位:市水利局)

16.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建成焦作LNG应急储备中心工程,加快实施焦作中节能风电项目。(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17.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加快实施黄河交通学院新校区、河南太极拳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温县实训基地),开工建设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修武实训基地,积极引进郑州外国语学校在武陟设立分校。(责任单位:武陟县、修武县、温县人民政府)

七、实施合作共享工程

18.加快签署《校际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建立高校联合、协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逐步推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的新型教学管理制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19.深入贯彻我市“1+6”和“引才聚焦”政策,推动省人才研究中心在焦建立分中心,积极参加第三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筹备举办第九届“海创会”、跨区域人才招聘会、郑焦乡村振兴人才对接洽谈会等活动,推动建立高质量人才合作机制。(责任单位:市人社局)

20.推动建立郑州大都市区在交通出行、环境保护、分享经济、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覆盖全量市场主体的信用监管机制,推动成立信用服务联盟,开展信易贷”“信易行”“信易批信用+”产品跨区域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21.推动建立大都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研究制定郑焦确诊和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信息快速沟通、重大防疫管控举措相互通报、医疗诊治方案共享和危重病人会诊、重要防疫物资互济互帮等专项工作方案。(责任单位:市卫健委)

八、组织实施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对照所涉及的重点工作任务,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细化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人、节点计划,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要素保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建立优化审批、土地保障、资金筹措等保障机制,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强力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运。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级各部门要广泛宣传推进郑焦一体化发展的新举措、新成效,及时报道重大跨区域项目建设和重点合作事项实施进展情况,凝聚社会共识,为郑焦一体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附件:2020年郑焦一体化发展重点工程项目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