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给人以高能耗印象的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先是成为国内首家阳极效应系数降低至0.06以下的企业,再是含氟气体排放等技术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今,万方铝业经消化吸收,成功将船形阳极创新工艺技术应用到生产实际,再次引领了国内电解铝的发展方向。
船形阳极创新工艺优势何在?这一工艺应用到生产实际后,吨铝直流电耗控制在12500KWH以下,吨铝节电近600KWH,每台新型阴极结构槽年可节电38KWH。经测算,万方铝业558台电解槽全部改造后,年可节电21204万KWH。
作为能耗大户,电解铝工业消耗的是二次能源——电力。对此,社会责任感极强的万方铝业,一直在寻求节能降耗的路数。280KA槽铝电解技术,这一我国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解技术,就是万方铝业苦苦寻觅的收获。而今,万方铝业先后建成了两条280KA电解槽生产线。万方铝业也因此成为国内首家淘汰小型预备电解槽的企业,率先达到了单系列综合交流电耗低于13700KWH/T-Al、效应系数低于0.06次/槽日、电解槽寿命突破2000天等世界先进水平,彻底解决了小型电解槽重污染、高能耗问题。业内专家评价说,万方铝业这一领先国内同行的举措,为我国铝行业降低电压、降低电耗、降低效应系数、延长电解槽寿命作出了示范,意义重大。
没有勾勾嘴,吃不了瓢瓢食。志存高远的万方铝业并未浅尝辄止,而是借助已有经验,再找节能路。经多方考察之后,万方铝业获悉,铝电解专家秦晓明研制的船形阳极工艺,是铝电解工艺技术的成功革命。这一工艺低碳效果凸显,吨铝阳极单耗下降13公斤,吨铝工艺交流电耗下降189千瓦时,吨铝成本下降113元,使吨铝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31公斤,属于典型的低碳节能工艺技术。据此,万方铝业抓住影响电解铝成本的关键环节,与船形阳极的发明人秦晓明在充分协商的前提下达成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并与中国铝业的节能降耗新工艺充分融合,全力推广新工艺。目前,万方铝业已成功改造10台电解槽,正在有序推进其他电解槽的改造。
目前,我国年产原铝能力已达1800万吨,全部采用低碳船形阳极生产工艺后,可以降低我国电解铝生产能耗的总体水平,提高我国电解铝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意义重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