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队工作安排,及时掌握了粳稻生产情况,我所及时组织武陟县成本调查队人员于2010年10月下旬,对该县所属粳稻生产区的三个乡镇9个定点农调户的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今年粳稻生产总体呈现产量稳中有增,产值、收益均大幅增加等特点,相关数据及分析如下:
一、产量稳中略增、产值大幅度提高
今年,该县9家农调户粳稻亩产比去年稳中略增,每亩产量为475公斤,同比去年的470.6公斤增加4.4公斤,增幅为0.9%;产值为1725元,较去年的1094.11元增收630.89元,增幅为57%;尤其是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蔬菜塑料大棚及养殖业冬季保温覆盖草栅等需求量大幅增加,加上该县造纸原料需求增加,有效地带动了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今年副产品产值300元,同比去年的58.89元大幅度提高。
二、生产总成本,平均售价上升,净利润大幅增加
今年粳稻的生产成本比去年相比有所上升,每亩生产成本746.51元,同比去年的616.84元增加了21.02%,其中:化肥、农药、种子、人工成本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复混肥用量和价格的同比去年有所增加,每亩增加27元;由于个别调查户起用新种子,价格每亩增加10元之多;由于家庭用工、雇工工价同比去年有所增加,人工工价增加14元;由于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粳稻市场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今年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150元,较去年的109.99元高40.01元,上升幅度为40.38%。净利润852.93元,同比去年的310.60元增加了174.61%。
三、建议
1、长期稳定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并要进一步落实到位,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强化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科技生产水平。各级农业农技部门应创新服务方式方法,改进农技服务体系。一是抓好技术培训,重点培训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提高种植户的素质;二是开展农资服务,以统一供种为重点,实施农资连锁经营,及时将质优价廉农资产品供应到田间地头;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引导农技人员与种粮户结对子,帮助解决生产上技术难题,重点是帮助种粮户进行有效的病虫害统防统治与配方施肥。
3、发展粳稻专业协会,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从长远看,发展粮食专业协会,也是保证粮食产业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将粳稻种植大户、专业技术人员吸收为会员成立粳稻专业协会,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同时依靠协会产业带动力,切实在技术培训、农资连锁、基地建设、订单生产、产品贮运加工、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发挥作用,为种粮户提供有效的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真正引导他们与市场有效对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