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队工作安排,为及时了解我市2011年农户种植意向,市价格成本监测所于11月下旬对分布于温县、武陟县调查户的种植意向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预计2011年我市农户种植意向呈现出粮食种植面积稳中略增,种植面积减少,棉花、药材种植面积上升,花生、蔬菜瓜果种植面积持平的趋势。具体情况如下:、
一、粮食种植面积基本持平。预计2011年45个调查户户均种植粮食作物11.99亩,比上年实际种植面积增加0.06亩,增幅0.55%。其中粳稻户均种植面积与上年实际持平;小麦户平均种植面积5.76亩,比上年增加0.05亩,增幅0.88%;玉米户平均种植面积3.35亩,比上年减少0.02亩,增幅0.45%。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对种粮实行粮食直补、粮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等政策,极大地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玉米种植面积增加的原因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业得到迅速发展,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价格上涨,目前玉米出售价格为每斤0.97元左右,与去年相比价格增长5.43%。农民种植积极性提高。
二、棉花面积呈上升趋势。预计2011年农户户均 种植棉花0.04亩,比上年实际种植面积增加0.02亩,增幅100%。据调查,今年棉花市场价格每公斤为34元,较去年每公斤有大幅度提高,农民收益增加明显,因此预计今年棉花播种面积将增加。
三、 花生、蔬菜瓜果面积保持稳定。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农户种植花生、蔬菜面积较上年基本持平,由于花生、蔬菜市场价格不断上涨,效益好,农户看好其市场前景,种植积极性提高。
四、预计怀药种植面积明年有所增加。武陟县是四大怀药主要生产基地,主要指菊花、生地、山药,牛膝四个品种,随着药材市场价格的提高,种植农户收益较好,怀药的销售已经由坐等销售到预订一空,虽说费时费工,但农民种植农作物往往以市场价格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标准,是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农户种植品种变化受价格因素影响最大,经济作物种植意向在于适销对路。同时该县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更重视对怀药的宣传和种植指导,这样就充分调动了药材种植户的积极性。预计2010年该县药材户均种植面积1.49亩,较去年增加0.18亩,增幅为13.74%。比上年略有增加。
五、建议: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现在农民的商品意识不断增强,能以比较效益和价值取舍方面调整种植品种结构、规模,根据政策动向安排生产,农民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农民的市场信息比较缺乏,因而部分农户在种植农作物时始终以上年的收益作为参考,不能科学分析,种植的盲目性较大。因此建议如下:
(一)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继续实行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柴油综合补贴等惠农政策,以保护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二)加强农资市场监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是影响农户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监管部门应继续采取有力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三)继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农业优惠政策,如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农产品的种植面积。
(四)加强对农民种植信息的引导,及时向农民提供有关农产品供求、价格等信息。加快农业机械设备和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推广机构,提高农业技术和机械化装备水平,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发展农资连锁经营,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努力探索建立有利于农业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