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请调整您的计算机日期!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规划工业规划

活力在创新中迸发

发布时间:2011-03-08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工业科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 孟州市打造创新型产业集聚区采访札记
 
  进入2011年,一连串捷报为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的转型之路披上了五彩的光环。
  1月14日,在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大会上,孟州市产业集聚区荣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桂冠,全省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只有两家。
  1月26日,孟州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建设报告出炉,报告中说:“集聚区内创新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产品走向世界,‘孟州制造’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群‘显山露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经济外向度大幅提升,达到24%,是全省平均水平的4倍多……”
  2月12日,记者在孟州市产业集聚区采访时看到,世界五百强企业英国GKN公司、西班牙革乐美公司,国内上市公司广济药业、嘉陵集团、中原内配,国际国内知名品牌UGG、嘉陵、新日等,都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使这个创新型产业园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活力缘于创新,创新助力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孟州市产业集聚区的今天。”孟州市委书记魏超杰谈及科技创新的威力如数家珍,“目前,集聚区内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羊剪绒加工企业、汽缸套生产企业、核黄素生产企业和超硬材料生产企业,而且拥有两个中国驰名商标和5个河南省著名商标,中原内配、隆丰皮草、泰利杰公司还成了汽缸套、羊剪绒、膳食纤维的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者,核黄素生产技术被列入国家禁止出口目录,全市进出口总额连续4年位居河南省对外开放县市第一位。”
  据了解,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为11.7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5.7平方公里,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家,是全省为数不多的先进产业集聚区。
  没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聚区就没有生命力。打造创新性产业集聚区,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调整,在创新中提升,是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必然选择。从2008年起,这场创新能力建设的决战在这里随之打响。
  该市相继出台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科技创新工程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市财政花在科技创新上的经费,由当初的1600万元增加到目前的3000万元,并且每年还拿出500万元科技创新奖励基金,鼓励、引导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引导鼓励集聚区企业自主创新。仅2009年本级财政拨款就高达4010万元,占孟州市财政总支出的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经费支出也高达6.89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比重的4.2%。
  创新平台建设是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该市在产业集聚区相继建成了创新产业园1个,汽车零部件科技服务中心和绿色生物科技服务中心2个。截至目前,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国家级创新机构2家、省级行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6家、地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7家,涵盖机械制造、精密加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其中,中原内配公司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泰利杰和华兴两大公司经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委员会批准,建立了2家博士后研发基地,从而形成了“一站两基地”的招才引智平台。
  产业集聚区“一站两基地”的建立和诸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建成,形成了“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高端人才流动机制,这里不仅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孵化中心,而且逐步成为引进海外专业技术人才和博士等高科技人才的创业基地。中原内配公司通过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引进了郑州大学金属材料学博士及研究生2名,合作期限为2年,重点攻关高强度低合金和蠕墨铸铁两种新技术应用,项目已进入试验期,投入使用后,每年可新增产值1.25亿元、利税6000万元。目前,集聚区内具有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4625人,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22.7%,其中常住孟州产业集聚区的博士级专家有20多人。
  科技扶持力度的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大量高端人才的引进,为产业集聚区向科技创新型转轨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创新做大了支柱产业。该集聚区初步形成了以中原内配为龙头的光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大地合金为龙头的超硬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华兴为龙头的生物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广济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群。去年,孟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科技创新点石成金,做强了龙头企业。6年前,一家初建的民营企业隆丰公司,以60万元年薪,从西班牙聘请制革专家。6年后,该公司生产能力由150万张扩大为2000万张,年出口创汇由800万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60%的产品由中端过度为终端,成为世界最大的羊剪绒加工企业。隆丰公司总经理吕晖对记者说:“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动一个新兴产业。这几年,公司依靠高端人才的技术研发,掌握了羊剪绒行业的核心顶尖技术,企业一跃成了世界羊剪绒行业的领跑者。”中原内配按照“把用户变成合作伙伴,把合作伙伴变为投资商”的运作模式,在成功与英国GKN公司,德国道依茨,美国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康明斯及中国一汽、郑州宇通等世界、中国500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的同时,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做大了企业规模,并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投资3亿元建成广济药业孟州公司,以建设“科技创新基地”为动力,短短两年时间,就发展成了世界同行业规模最大的核黄素生产基地,产能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科技创新为集聚区培育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其中创造了中原内配汽缸套、广济药业核黄素、隆丰皮草羊剪绒、大地合金超硬材料等4个“世界品牌”。广济药业核黄素生物发酵工艺被定为“国际首创”,列入国家禁止出口技术项目。中原内配河阳牌汽缸套通过了ISO9000、ISO/P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河阳牌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连续20年蝉联亚洲市场产销量第一。泰利杰公司可溶性膳食纤维系列产品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隆丰皮草公司的隆丰牌产品获得河南出口品牌称号,成为美国UGG的供货商,沃尔玛、宜家等国际连锁超市的座上宾。飞孟金刚石公司4项产品质量跻身世界第一,分体式活塞、金刚石自支撑厚膜、超硬碳化钨合金等一批新产品达到并超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出口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创新增强了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快了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泰利杰公司将每年销售额的50%以上用于开发新产品,公司从组建之初的单一固体可溶性膳食纤维发展到如今的六大系列九大产品,满足了市场需求。仅2009年,孟州产业集聚区内就开发新产品96项,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的有11项,其中2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区内拥有授权专利多达91件。
  科技创新为企业提速增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记者在广济药业厂区内采访时,看不到一点污水和烟尘。该公司热电厂总经理曹水生说:“这是缘于企业的环境创新。”该企业从德国引进了世界一流的“布袋除尘”和“双域脱硫”两项高新技术后,除尘效率高达99.5%。该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在利用燃气的同时,装上“气轮发电机”用气发电,一年“拣”回来1000万元,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展望集聚区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孟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年成竹在胸:“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突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建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发挥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带动作用,培养、引进一批高级科研、管理、经营人才。‘十二五’期间,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和皮草加工、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要分别突破300亿元、200亿元、150亿元和50亿元,集聚区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利税70亿元,就业人口达到6万人。”(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