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能不能发展,关系到中国能不能进一步发展。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放在中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来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都需要大力发展中部地区。
工业化是农民脱离土地的过程,城镇化是农民进城的过程。迄今为止,现代化国家80%的人口聚集到沿海地区。但中国沿海地区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口。如果不发展中部,永远解决不了收入差距这个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部能不能发展,关系到中国能不能进一步发展。河南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具备了发展条件。加上我们的政策,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产业,在中部的企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只有克服弱势发挥优势,才能获得大发展。沿海曾是中国经济发展热点,这是因为沿海有两大优势,一是海路运输成本低,二是开放度高,商务成本低。
回过头看河南,虽然区位优势较为明显、交通四通八达,但相对沿海地区而言,运输成本仍然过高,这是不可改变的,需要通过其他成本优势来克服这一劣势。有些产业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过高,那么河南在承接这些产业的转移上就有很大的优势,政府在进行结构调整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还要降低商务成本,河南各级政府需出实招、举实措,建立一个高效、公平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从企业发展角度看,直接融资应该成为主要融资渠道。目前。我省直接融资比例过小的重要原因,一是因为过去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企业不想让出产权,不想做股权交易。二是我国长期缺股权融资基金,就是所谓的PE。从天使投资开始,到风险投资,到股权融资,到上市之前的融资等,都叫股权融资基金,上市只是股权融资的最后一个环节。一个中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不是最后的上市环节,而是前面一系列各个环节中的股权融资。现在到了大力发展上市之前的各种直接融资形式的时候,这是培养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石。政府应该积极学习、接受这种新的融资渠道,鼓励引进更多的私募股权基金进入河南,通过金融监管部门为企业提供规范的服务。另一方面,河南的企业家也要转变观念,利用好直接融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