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84.01亿美元,同比下降0.74%。这意味着自去年11月以来,我国FDI已经连续六个月出现负增长。
内外两方面原因造成FDI负增长。一方面,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全球直接投资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从国内因素来看,随着要素成本上升,我国经营成本优势有所减弱。值得关注的是,欧洲经济的低迷对欧盟国家对华投资影响很大。统计显示,前4个月,欧盟27国对华实际投资19亿美元,同比下降27.9%。
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使得全球FDI的蛋糕变小了,而美国、欧盟等鼓励产业回归,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新兴国家纷纷加大吸引外资的优惠力度,使得国际资本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流。 此外,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绿色环保节能的硬约束,我国利用外资更加追求质量和效益。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我国利用外资更加注重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而不是简单地看引资的规模,这对利用外资的规模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尚未发现大规模外资企业撤出。尽管如此,我们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总体上仍然持乐观的态度。因为中国投资环境总体上是趋于完善,越来越好,而不是相反。
新加坡大华银行日前公布的《中型企业商业景气调查》显示中国成为新加坡中型企业在亚洲拓展海外业务的首选地。此外,美国商会发布的年度《商务环境调查报告》也显示,尽管2011年各项成本有所上升,仍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预期其在华销售额2012年会实现增长,39%的受访美企表示在中国的利润率仍然高于世界其他任何地方,78%的受访美资企业仍将中国列为其全球投资的三大目的地之一。
关于“制造业回流”现象,根据商务部监测,迄今尚未发现已经在华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大规模撤出的情况。不过他认为,从中长期来看,不排除这种“回流”体现为美国和一些欧盟国家的制造业减少对外投资,包括减少对华投资的情况,对此商务部将密切关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