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十二届人大
五次会议文件十五
关于焦作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7年2月28日在焦作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蒋永立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第十二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由近年来多处于全省倒数二、三位,全部走出后五位,部分指标跃升全省前列,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82.6亿元,居全省第7位;比上年增长8.3%,居全省第10位,三次产业比例为6.5:58.9:34.6,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民生等指标更加协调。三大需求基本平稳。固定资产投资2198亿元,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8.9亿元,增长11.9%;进出口总量19.5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220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5个专项建设基金项目等重大项目考核排名居全省前列。省市重点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30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4.9亿元,占年度投资的126.6%;181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5亿元,占年度投资的152.9%。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土地流转面积124.9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54.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2、17个百分点;建成都市生态农业园区17个,农业产业化集群销售收入达到609.7亿元。工业经济在十分困难的形势下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2亿元,增长7.9%,高成长性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占比进一步提高,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21.1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34.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旅游业综合收入增长13.6%,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9%。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2亿元,增长7.9%(按营改增前可比口径),比年初目标高0.4个百分点。启动大企业培育工程,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52.8亿元,多氟多、中内配、风神轮胎成为全省首批创新龙头企业。新增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46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集体挂牌。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PM10和PM2.5浓度同比下降、空气优良天数上升,人居环境、市容市貌不断提升。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7%,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办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市民生支出166.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42元,居全省第3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4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9%。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1亿元,城镇新增就业9.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新改建农村公路521公里,改造农村危房1611户。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建立38个产业扶贫基地,1.5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深入推进平安焦作建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共同奋斗的结果。一年来,全市上下不断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和宏观环境变化的新要求,把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近学许昌,远学扬州”活动与建设“四个焦作”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谋大事、办急事、抓专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开创性、全局性的工作,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基础日益厚实,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环境治理初见成效,为今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抓关键、补短板。工业发展上,出台了支持工业发展的28条意见等一系列加快工业发展政策措施,推进“1020”大企业集团培育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在城市建设上,出台了“1+N”政策体系,确定了十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城市建设,拉大城市框架,刺激城市经济发展。在引进人才上,出台了“1+6”引进人才政策体系,为加快焦作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在金融支撑上,出台了“1+N”金融政策,完善了全市银行业考核激励办法,引进了一批优秀金融干部到我市挂职。在环境治理上,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攻坚战,集中开展北山治理和污染围城整治活动,生态环境有所好转,践行绿色发展、利于人民健康、倒逼产业转型成为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二是抓苗头、善调控。面对年初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抓住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工作举措,完善经济运行监测机制,果断实施“443”产业提升行动,大力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和重大项目服务督导活动,扭转了经济增幅回落过大的局面,促进全市经济逐季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为全年经济稳中有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抓重点、带全局。把重点项目和“三区”建设作为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抓手和实现途径,开工项目333个,完成投资287亿元,为我市经济稳定增长夯实了基础;加快推进十大工业产业项目,建立市五大班子领导分包等机制,多氟多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等28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佰利联1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蒙牛乳业高端奶等43个重大项目竣工投产;谋划推进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太焦铁路(河南段)开工建设,焦作至上海虹桥高铁正式开通,焦济洛城际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十”字形高铁项目正在推进,高铁经济效应开始显现;武云高速全线通车,G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开工建设。四是抓改革、促开放。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151万吨。出台了降成本65条措施,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企业投资信心。持续推进全国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行政审批、财政、医疗卫生、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受到中央改革办充分肯定。成为中德工业城市联盟首批加盟城市,成功举办第十一届豫商大会和中原经济协作区第二十四届市长联席会议。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引进了高层次紧缺人才1000余人,引进了云台山与无锡灵山集团文化旅游合作等省外境内项目497个,居全省第1位;实际利用外资8.3亿美元,居全省第3位。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地区生产总值、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未能达到预期目标;经济下行和环保治理双重压力愈发突出,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任务艰巨;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传统产业支撑力下降,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规模;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城市经济不强,城市功能亟待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工作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硬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2017年经济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十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十一次党代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生态立市三大战略,突出以“一赛一节”为工作主线,着力做到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平衡,加快建设“四个焦作”,在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进程中迈出新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实现上述目标,工作中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着力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树牢“项目为王”先进理念,在谈抓签约、签约抓落地、落地抓开工、开工抓进度,持续抓好项目建设,不断做大增量。突出发展网络经济、枢纽经济、创意经济和生态经济,调优存量、做强增量,推动产品由“粗”向“精”转变、产业由“散”向“聚”转变,扩大优势资源和优质产品的有效供给,努力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着力推动改革开放工作。把深化改革和提升开放水平作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的根本举措,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为核心,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开放招商和承接产业转移,努力营造开放环境,拓宽开放领域,完善开放政策,推动对外开放向更大规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更好效果发展。三是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牢牢把握人的城镇化这一核心,紧紧围绕新增城镇常住人口和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两大任务,优化城市形态和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完善城镇功能,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四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投入,扎实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着力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三、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全市政府系统要以 “质量、效率、法治”为要求,深入开展落实年活动,切实增强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和法治意识,紧盯目标、强化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做好经济运行调控工作。一是健全全市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加强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坚持周例会、月调度、季分析,盯紧盯牢目标任务,强化推进措施,精准调度,努力破解影响经济健康运行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做好“四上”企业入库工作。加大“四上”企业统计入库管理工作力度,提高“四上”企业入库率和数据质量,确保“四上”企业应入尽入。三是加大重点工作督查力度。坚持市政府重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月督查工作机制,对全市重点工作、主要经济指标等工作进行月督查,推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做好生产要素的保障工作。紧盯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着力保障煤、电、油、运、气等生产要素,促进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加强银企对接服务,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促进企业焕发更大活力。
(二)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和“三区”建设。一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落实重点项目暨“三区”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坚持“四个一”分包工作机制和“四个一”推进机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优化项目环境;抓好重点项目审批工作,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进度,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178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6亿元,省重点项目完成省定建设任务。二是加强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突出抓好集群培育、功能完善、产城融合、体制创新,力争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超4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超1900亿元,更多的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十强十快十先进”序列。三是加快服务业“两区”建设。实施服务业“两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加快市商务中心区内村庄迁建安置、新河河道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推进特色商业区交通、给排水、热力、燃气、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服务业“两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实现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完成税收6亿元,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
(三)着力推进工业转型发展。一是推动大企业集团培育。加快实施“443”产业提升行动,抓好工业十大产业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力争引进一个项目、振兴一个产业;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推进企业的并购重组,整合优质资源,帮助企业实现弯道超车;支持企业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力争年内新增1-2家百亿元企业,2-3家50亿元企业。二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设立科技企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科技经费“拨改投”“拨改奖”机制。以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载体,编制实施“一区四园”发展规划,力争纳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辐射区。健全提升科技大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银行、装备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等服务平台功能。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等创新研发平台,推进大中型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三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自动化改造,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企业家培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增强产品竞争力。四是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制定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方案,统筹推进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编制完成全市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支持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积极推进“气化焦作”、“电能替代”和“电交易”工作。
(四)着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增速。一是提升文化旅游业影响力。高水平举办第九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暨2017云台山旅游节,加快推进修武县云台山综合旅游度假区、博爱县月山寺禅修养生小镇、温县中国太极镇、孟州市“老家莫沟”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南太行生态旅游集聚带、南水北调生态休闲带、大沙河湿地景观带、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二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抢抓焦作纳入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试点城市机遇,深化与阿里巴巴、苏宁、腾讯、大龙网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加快云计算、大数据、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9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00亿元。三是加快发展物流业。编制发布《焦作市现代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腾云电子商务产业园集中仓储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鸿运国际智能商城物流园、武陟公铁物流港等项目建设。四是加快健康养老业发展。积极做好太极拳申遗的相关工作,规划建设一批健康养老产业园,推动形成太极产业与体育、教育、文化、旅游高度融合的新兴产业生态圈,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五是促进金融业突破发展。深入开展“引金入焦”工程,吸引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总部,力争引进5家金融机构。加快推进农信社改制工作,组建焦作市农村商业银行。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动怀山堂、伊赛牛肉启动首次公开发行程序,争取云台山股份报会审核,推动“新三板”再挂牌一批企业,巩固“四板”挂牌成果。鼓励企业发行公司债、私募债,引进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五)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继续开展高标准粮田建设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治理等工程,发展节水灌溉3万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促进种地养地结合,推进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打造全国小麦育种创新基地和重要小麦良种集散基地,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40亿斤以上。规划建设养殖种植板块,在黄河滩区推广种植牧草,建设标准化奶牛、肉牛养殖基地,为蒙牛乳业、伊赛牛肉提供优质原材料。二是加快打造农产品品牌。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培育一批全国知名、行业领先的农产品品牌,扩大“四大怀药”、“武陟大米”、“延陵大葱”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牌优势,培育平安种业、菡香大米、孝敬蔬菜等知名品牌。三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壮大蔬菜、食用菌、畜牧等特色农业,积极发展怀药养生等保健品产业,培育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壮大都市生态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集群销售收入达到650亿元。开展农民创业创新行动,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建成100个创效型产业村,发展1000个创新型企业,培育10000个创业型农民。
(六)着力推动开放创新。一是做好改革各项工作。坚持不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创建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市与县(市)区财税体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积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试点。二是不断扩大开放招商。充分发挥“一赛一节”引领作用,坚持节会搭台、文旅为媒、经贸唱戏;用好“中德工业城市联盟”平台,集中引进、签约、落地一批项目。深入开展小分队招商、驻地招商、产业招商和委托招商,重点组织好我市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专题招商活动。三是培育外贸发展新优势。深化关检合作“三个一”模式,推动通关一体化,加快推进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焦作)孟州查验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大罗塘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支持孟州市皮毛制品(省级)质量安全示范区申建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依托德众保税物流中心申建焦作德众综合保税区,争取6月底前河南进口肉类指定口岸(焦作)孟州查验场通过国家部委验收并投入运营。四是加快郑焦融合发展。对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建立郑焦两市沟通协作机制,规划建设郑焦产业带,主动融入郑州大都市区建设。
(七)着力加快城乡建设。一是抓好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中原路、东海大道,力争焦温快速通道(西环路)开工建设;协调推进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等在建项目,争取南太行绕城高速开工建设;加快太焦铁路、焦作站南广场和南站房建设,强力推进焦济洛城际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将焦新城际铁路列为郑太、郑济铁路联络线,力争同步建成投用;苏蔺水厂年底前建成主体工程,力争府城水厂早日开工建设;年底前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完成大沙河生态治理主体工程;推进新河商务区尽快进入实质性建设;全面启动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改造提升工程及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加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二是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城建设提质、提速、提效,沁阳、孟州、武陟要加大步伐,走在全省前列。深入推进中心城区三年改造提升行动,新建供水管网33公里、燃气管网16公里、改造老城区燃气管网70公里、铺设供热管网8.75公里,加快马村、中站污水管网建设,积极推进世行贷款绿色交通项目,缝山公园公交首末站建成投用。加快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建成2个海绵型公园及10-15个海绵型游园。统筹安排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积极申报省级建设试点。启动四个高速口提升改造和道路绿化工作,抓好南水北调两侧100米绿化工程。开工建设城东公园,完成森林资源培育21.4万亩。三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加大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市30%的行政村达到宜居乡村标准,10%的行政村达到美好乡村标准。规划建设电商小镇、文化旅游小镇、健康养生小镇、商业休闲小镇,力争每个县(市)新培育1-2个特色小镇。四是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实施“四城联创”,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做好重点场所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八)着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一是持续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严格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防治措施,强化“控污、控煤、控尘、控车、控油、控烧”等“六控”措施,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巩固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确保完成国家、省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二是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贯彻落实市辖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市辖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等6个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涉水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促进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三是扎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前期工作。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工矿、企业、重金属等污染源监管,开展好土壤环境治理修复试点工作。四是持续抓好“污染围城”整治和北山治理。巩固“污染围城”整治成果,做好场地清理、绿化美化、开发建设等后续工作。严格执行《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面推进北山生态恢复和沿山公园游园建设,构筑好绿色生态屏障。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发挥民政扶贫兜底作用,在实现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上精准发力,做到精准到户、具体到人,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完成2.37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二是做好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加快创业型城市建设,实施就业服务提升行动,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万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医疗费用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实现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制度的完全融合。三是加快推进学校规划建设。巩固提高均衡教育发展水平,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完成示范区韩公教育园区中学教学楼、体育馆综合楼主体工程,完成解放区映湖路小学综合教学楼、完成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主体工程第一标段两栋学生宿舍楼工程和第二标段综合实训楼、学生餐厅以及室内游泳馆主体工程。加快市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四是抓好医疗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市二医院新区儿科病房楼及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市妇幼保健院妇女儿童病房楼等重大卫生项目,规划建设精神疾病、传染病等重点专科医院。五是继续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深入开展“百姓文化超市”惠民工程,继续实施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等各项惠民工程,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新档案馆建设。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成焦作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和“信用焦作”网站建设工作。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力争3年时间在全市推开 “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强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治理。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深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做好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强重要节点的安全维稳,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做好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设创新焦作、富裕焦作、美丽焦作、平安焦作,推动我市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让焦作在中原崛起中更加出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焦作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主要指标(草案)
指标名称 |
计算单位 |
2016年实际 |
2017年计划 |
||
绝对值 |
增长% |
绝对值 |
增长%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082.6 |
8.3 |
2260 |
8.5左右 |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1212 |
7.9 |
1315 |
8.5 |
2.第三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721.1 |
10.1 |
790 |
9.5 |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亿元 |
124.2 |
7.9 |
134 |
8左右 |
三、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2198 |
16.9 |
2550 |
16 |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698.9 |
11.9 |
783 |
12 |
五、进出口 |
亿美元 |
19.5 |
-4.7 |
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 |
|
六、人民生活 |
|
|
|
|
|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6876 |
6.5 |
29160 |
8.5左右 |
2.农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4851 |
8 |
16110 |
8.5左右 |
七、人口与就业 |
|
|
|
|
|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9.2 |
|
6 |
|
2.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
|
4.5 |
|
八、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
|
|
|
|
|
1.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
吨标煤 |
|
|
省定 |
|
2.化学需氧量排放控制量 |
万吨 |
|
|
省定 |
|
3.氨氮控制排放量 |
万吨 |
|
|
省定 |
|
4.二氧化硫排放控制量 |
万吨 |
|
|
省定 |
|
5.氮氧化物排放控制量 |
万吨 |
|
|
省定 |
|
注: 2016年部分数据尚未公布 。
|
名 词 解 释
1.“1+6”人才政策体系。2016年9月份起,我市制定出台了7个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文件,统称为“1+6”政策体系。其中“1”是指市委、市政府《关于引进培育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的意见》,“6”是指为贯彻实施这个《意见》所配套出台的关于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培育以及高层次人才的认定、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6项实施办法。
2.“1+N”金融政策。“1”为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焦政〔2016〕22号)。“N”指的是,同时制定了《焦作市金融产业发展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焦作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考核激励办法》、《市本级管理资金存放管理办法》、《焦作市债权银行委员会管理办法》、《焦作市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优化融资环境专项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提出了很多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为下步金融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443”产业提升行动。即提质加速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食品等4个优势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4个新兴产业,努力打造经济新增点;以改工艺、改装备、改产品为重点,改造升级铝、能源、轻工等3个传统产业,着力调高技术水平、调强制造能力、调优产业结构、调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
4.工业十大产业项目。即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产业集群项目、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高端铝深加工产业基地项目、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皮毛综合加工产业园项目、铁路电缆中国通号(焦作)产业园项目、河南超威正效电源有限公司年产900万KVAH新型大容量胶体阀控密封动力型和储能型铅酸蓄电池项目、中原内配年产180万只国六排放标准商用车钢质活塞项目、中铝中州铝业有限公司转型示范园项目、风神股份全球工业轮胎研发中心及高性能乘用子午胎(二期)项目、佰利联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多氟多年产30万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等10个项目。
5.“1020”大企业集团培育工程。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我市力争五年内新增百亿元以上企业超10家、五十亿元以上企业超20家,强化工业支撑作用。
6.四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和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7.四张牌。即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以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为主导推进培育发展新优势,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
8.三区。即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
9.一区四园。即焦作国家级高新区,焦作循环经济产业园,修武电子信息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武陟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园,博爱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产业园。
10.新三板。即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型企业。
11.四板。即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2015年9月16日,由中原证券作为主发起人组建的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正式开市,在这里挂牌的企业,可以享受直投、信贷、质押融资、债券融资、推介路演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