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发改委
高级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本调查成本调查

焦作市2019年主要农产品成本预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焦作市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根据国家、省、市发改委工作计划安排,近日,我局组织骨干力量,对我市所属两县的样本调查户进行了走访、座谈,并对今年主要农产品成本及收益进行了预测。调查结果显示:预计温县小麦、玉米产量增加、价格微涨、产值增加。小麦、玉米亏损程度收缓;预计武陟县粳稻平均亩产、市场销售价格、总成本、净利润均有所增加。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温县小麦、玉米成本预测情况及分析

(一)产量、产值增加、价格微涨

预计小麦、玉米每亩产量分别为480公斤、615公斤,同比分别增长3.85%1.28%。通过对农户的调查走访,与上年同期相比,农作物长势基本一样、气候特征也是少雨干旱、农资价格与上年持平。只要后期没有大面积的病虫害、倒伏等意外发生,天气干旱多加灌溉,产量会有小幅增加。

预计小麦、玉米每亩产值分别为1172.40元、1093.00元,同比去年的1127.10元、1030.68元分别增长4.02%6.05%,其中小麦副产品产值下降12.28%

产值增加的原因是产量增加,价格同时小幅上涨,副产品产值下降近的原因是环保整治力度加大,造纸厂生产用秸秆减少。小麦价格方面,我县是粮食生产县,同时也是小麦种子种植基地,预计今年小麦颗粒比上年饱满,所以今年的销售价格会微涨。玉米价格方面,受非洲猪瘟的影响,本地养殖业用量会减少,今年玉米大部分外销的可能性很大,玉米价格也会小幅上涨。

(二)总成本增加

该县2019年农资调查显示农资价格总体情况较为平稳。与上年相比,除种籽价格外,其余农资价格个别微涨,结合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预计本年小麦、玉米每亩总成本分别为1274.50元、1100.30元,与上年的1257.65元、1039.52元同比分别增长1.34%5.85%

1、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预计本年小麦、玉米本年物质与服务费用每亩分别为495.50元、420.80元,同比上年的465.45元、363.28元分别增长6.46%15.83%

从近年来的生产技术、耕作习惯和种植品种来看,小麦、玉米的除了种子费、化肥费,玉米农药费用微涨外,其它各项保持相对稳定。种子费、化肥费用微涨的原因除了播种和施肥时用量较上年增加,同时种子和化肥价格较上年略有上涨;玉米在幼苗时最容易生害虫,为了预防害虫玉米需要增加药量。

预计本年小麦、玉米的排灌费用较上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如果天气干旱少雨,就要增加排灌次数。

另外还有小麦的其他费用较上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该县是小麦种子基地,会产生较少的技术性培训、辅导等一些费用。玉米的机械作业费用较上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预计玉米收割费和秸秆还田费略有增加。

2、人工成本平稳。预计本年小麦、玉米每亩人工成本分别为369.00元、319.50元,与上年的355.20元、316.80元同比增长3.89%0.85%。与上年相比,小麦、玉米的家庭用工、劳动日工价等相对持平,人工成本相对平稳。

3、土地成本稳定。预计本年流转地租金、自营地折租与上年保持不变。因为小麦、玉米种植效益差,该县土地更多地流转向蔬菜和特色种植,用于种植小麦、玉米的土地自营地折租上升空间不大。

(三)预测亏损收窄

预计本年小麦、玉米亩均净利润分别亏损-102.10元、-7.30元,与上年的-130.55元、-8.84元同比分别减少亏损28.45元、1.54元。

小麦、玉米亏损减少,是产量和价格与上年相比都有小幅上涨,成本变化不大的结果。

二、武陟县粳稻成本预测情况及分析

(一)亩产量稳中略增加

根据调查预测,预计今年粳稻平均亩产558.65公斤,比上年度实际增加5.87公斤,增幅1.06%。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据稻农反映粳稻的生长受天气影响较大,粳稻灌浆和收获时天气晴好、温度适宜,那么粳稻产量就增加、色泽就良好。农户大多对2019年充满丰收期待,但缺乏自信,都估计正常年景的产量。

(二)市场价格相对稳定

预计今年粳稻市场平均出售价格为152.00元/50公斤,比上年实际小幅上涨0..4%。主要原因:近一段时间来,粳稻市场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受其影响今年平均出售价格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

(三)总成本增加

预计今年每亩总成本为1417.69元,比去年实际增加18.30元,增幅为1.31%

1、物质与服务费用增加。预测今年每亩物质与服务费用576.95元,比去年增加14.39元,增幅为2.56%化肥费增加。预测今年化肥费为236.21元,比去年增加9.08元,增幅为4.00%。主要原因是:据调查大部分农户都预计尿素、复合肥的使用量不发生大的变化,但今年化肥价格上涨。种子费小幅增加。预测今年每亩种子费为40.67元,比去年增加1.56元,增幅为3.99%。主要原因是:个别农户预计调整粳稻品种,价格稍高,导致种子费增加。农药费增加。预测今年每亩农药费为75.06元,比去年增加1.95元,增幅为2.67%。主要原因是:农户根据近段时间天气变化异常,气温忽上忽下,预测农药用量会增加,导致农药费增加。

2、人工成本小幅增加。预测今年每亩人工成本640.74元,比去年实际增加3.91元,增幅为0.61%。主要原因:年轻人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季节性(如插秧季节)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劳动日工价和雇工工价继续上升。

3、土地成本持平。主要原因是粳稻的亩产量变化不大,价格也没有大的变化,而成本却逐年增加,所以每亩净利润很少,又费时费力,不如打工挣得多。

(四)净利润增加。

预计数据表明:今年每亩粳稻产量增加,售价相对稳定,产值增加23.52元,虽然总成本增加18.30元,产值增幅高于总成本增幅,所以净利润增加5.22元,增幅为1.71%

三、市场行情走势预测分析

近年来国家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自2015年开始,粮食最低收购价改变连续7年上调的做法,保持稳定或逐步下调。截至2018年,经过三年的改革,成效初显。一是改变了价格水平只升不降的市场预期,托市收购量大幅减少,市场化购销发挥主导作用。二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优质稻谷、小麦的面积逐步扩大,品质逐渐提高,推动我国粮食生产向更绿色和更可持续方向加快转变。三是增强了市场主体活力,激活了下游产业链,粮食加工企业经营状况向好,实现了产业上下游的协调发展。

稻谷与小麦是我国居民的基本口粮。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将稻谷、小麦作为必保品种,稳定玉米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一)对于2019年的小麦市场行情走势,要分两个阶段来看:接新前,即夏收前预计小麦价格将保持稳中略有下跌走势。主要原因还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决定的,包括2019年产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下调的引导预期。一方面,从供应来看,虽然2018年产小麦减产,但市场供应并没有明显减少,而且45月份这个时间段来看,既有每周300万吨的托市小麦投放,也有各级储备小麦的积极轮换出库,特别是储备小麦的销售压力会比较大;另一方面,从需求来看,面粉的消费进入淡季,市场走货也会减少,加工企业在本来开工率就偏低的情况下,总体开工水平会进一步下降,进而也会影响小麦的采购需求。同时,2019年产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下调3/斤,国标三等到一等为1.12-1.16/斤,与当前市场价格多在1.20/斤左右相比,还有小幅的空间。

(二)目前库存玉米行情较好,提振了种植户的信心。同时,由于大豆今年的补贴力度大于玉米,很多种植户就选择了种大豆,玉米的种植面积预计会缩水。单从种植面积上看,2019年玉米的种植面积是下降的,每年的45月份,是市场上玉米现货最紧缺的时候。一方面,农民手中留存的玉米不多;另一方面,贸易商手中的玉米因为保管成本的增加,不盈利不会出手,加上饲料、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需求总体稳定,玉米的供应容易出现缺口,价格出现上涨也在情理之中。这对玉米种植户来说是一个利好。从整体供需来看,玉米供应减少了,导致总体需求有缺口,所以预估玉米会呈现一个震荡上涨的趋势。

(三)2019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国标三等1.26/斤)没有被调低的相关报道分析原因中可以发现,经过近年来最低收购价的不断调整以后,市场效果已经得到显现,我国稻谷、小麦库存大幅增长的态势已经消失,加上201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幅度较大,为了保证口粮安全,2019年不再继续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比较合乎市场实际,也有利于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与此同时,我国人多地少,而且粮食生产方式仍比较落后,必须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够保证粮食安全,并做到心中有数。

四、几点建议 

(一)努力保持市场稳定,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其经济效益处于最低水平,由于投入大收入低,很多农民已经不愿再种粮,转向外出务工或从事农产品加工。如果粮食价格整体下滑,粮食种植亏损加剧,将会严重打击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对于粮食种植主产区来说十分重要。所以,要努力保持粮食市场稳定,加强市场调控,运用价格政策,避免粮价大幅度地变化。要切实加强市场监测监管,充分发挥国家粮食储备部门的吞吐作用,严厉打击压级压价、拒收停收的行为,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保护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

(二)加强农业基础投入,引导适度规模经营。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意识,保障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耕地。要实行轮作制,培养蓄积地力,提倡使用农家肥、绿肥,推广生态农业。要合理使用财政补贴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指导农民会种田、种好田、能增收。要积极引导推行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力结合,保障市场供求均衡。


(完)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2025 Jiaozuo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 jzsfgw@163.com 电话:0391-3569032 3569855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89号阳光大厦
豫ICP备11016930号 豫公网安备 4108020200001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80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