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十三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十
关于焦作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2月23日在焦作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唐 毅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第十三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深入开展“质量、效率、法治、出彩”落实年活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稳中有进、进中蓄势的发展态势。经初步核算,去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因统计数据核实,在数据表现上不甚理想,但全社会用电量总量居全省第5位、增速居全省第8位,工业用电量总量居全省第3位、增速居全省第6位,工业增值税总量居全省第8位、增速居全省第6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居全省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居全省第3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居全省第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稳定向好,发展质量依然处于全省先进行列。
(一)精准调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成果。坚决扛稳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生产生活秩序迅速恢复。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疫情发生后,成立防控指挥部、救治专家组和救治队,抽调14名县级干部、1325名市直党员干部、7142名县直党员干部充实到防疫一线,严格落实“四早”措施,精准防控、科学救治,有力阻断了疫情传播,在全省第二家实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三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因应国内外疫情变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防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复工复产有力有序有效。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优先保障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出台加强疫情防控稳定经济增长26条、促进企业复工复产19条等政策措施,建立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复工复产协调推进、复工复产日报告等工作机制,创新研发电网负荷恢复率指标,线上线下实时监控企业开复工和人员返岗变化,着力解决用工短缺、融资困难、产业链配套等难题,3月底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商超全部复工复产,4月底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实现复工复产“七个百分之百”。
(二)稳保并进,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出台落实“六稳”“六保”20条等系列政策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回稳向好。供给需求持续回稳。粮食总产212万吨、创历史新高。生猪存栏91.44万头、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工业保持恢复性增长,主要经济先行指标工业用电量完成193.1亿千瓦时,位居全省第3,增长1.99%,增速排名全省第6。服务业发展持续回暖,消费市场呈现结构性恢复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总体稳定,全年上涨2.6%。项目攻坚成效突出。坚持“项目为王”,争取上级各类政策性资金184.7亿元,增长183.1%;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81.7亿元,增长364%。6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3.1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61.2%;33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95.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64.2%。第二、第三季度“四比四看”综合考评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位,获评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全面推行“首席服务官”制度,解决企业堵点难点问题2557个,限时办结率达100%。智慧金服累计助企贷款550.2亿元,融资成功率达86.6%。企业累计减税降费21亿元,降低用能成本2.4亿元。420家中小微企业入选省“861”金融暖春行动企业库,72家获得低息贷款22.9亿元。对租用国有房屋的1467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1864.2万元。新增市场主体4.2万户。银行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8%,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三)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以“增量调整”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工作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督查表彰激励。工业转型深入推进。完善建立十大产业考核统计体系,推动十大重点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强力推进“1020”大企业集团培育,十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46.5亿元,蒙牛百亿集群·焦作5G智慧工厂(蒙牛焦作公司四期项目)、中德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多氟多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投产。540个“三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697亿元,成功创建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质量标杆企业1家、省级智能工厂和智能车间6家,省级以上绿色工厂、产品等18个。服务业提质增效。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布局推动夜间经济。出台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修武县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云上的院子”获评全国首批五星级民宿。克服疫情影响,全市接待游客222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4.9亿元。获批省级区域物流枢纽,制定政策促进物流企业健康发展。数字经济全面布局。获批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开通5G基站1623个,5G网络实现县城以上城区全覆盖和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按需覆盖。华为(焦作)新基建运营中心运营,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浪潮大数据产业园、创基智谷等加快建设。发展载体不断夯实。孟州和市工业产业集聚区两家全省首批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进展顺利。3家产业集聚区进入全省前二十,荣获省优秀产业集聚区。山阳区、解放区特色商业区晋级为省三星级服务业“两区”,中站区特色商业区晋级为省二星级服务业“两区”,星级服务业“两区”达到7家。创新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召开首届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暨招才引智大会,签约项目54个、总投资659.9亿元。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入驻科技创新团队11个、专业实验室8个、中试成果产业转化项目20个。建成焦作籍科技人才库。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5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8家。新增省知识产权领军企业1家、中原学者工作站1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工程研究中心4家、企业技术中心9家。
专栏1:十大重点发展产业情况
▲装备制造业。2020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5个,新增投资85亿元。龙佰智能制造产业园、百维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等项目成功竣工投产,城盾智能盾构机项目、伯淼年产30套智能工业机器人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6个,三和水工等5家装备企业成功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绿色食品产业。2020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增投资36.8亿元。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产业园(一期)、蒙牛5G智慧工厂项目、明仁年产2亿瓶苏打水饮料改扩建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2020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增投资16亿元。健康元年产1000吨酶法精品4-AA项目、博爱新开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PVP二期扩大产能技改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竣工。 ▲文化旅游产业。2020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个,新增投资67亿元。陈家沟太极小镇、“印象·太极”大型演艺、恒大文旅城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老家莫沟、天河公园成功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 ▲新材料产业。2020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个,完成投资23亿元。多氟多化工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智能化车间建设项目、沁阳华贝尔年产10亿粒氮化硅和氧化锆陶瓷轴承球项目、河南镕源环保材料年产5万吨定型耐火陶瓷材料项目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亿水源、富莱格获评河南省绿色工厂,强耐新材获评国家第二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现代高效农业。2020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个,总投资67.4亿元,完成投资28.5亿元。新认定田中禾食品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企业为省级龙头企业,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达5家、47家。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6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夏粮单产始终保持全省领先水平。 ▲物流产业。2020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增投资1.8亿元。格力电器润格仓储物流园、鸿运智能物流园、南泓仓储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 ▲电子信息及大数据产业。2020年完成项目投资3.7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超亿元项目2个。重点企业增长势头迅猛,皓泽电子营业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30%;鑫宇光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5%;康耀电子营业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45%。 ▲新能源汽车产业。2020年累计新增投资11亿元。领途汽车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年产10万辆纯电动轿车及10万套锂电池包项目进展顺利,朋克系列车型成功下线;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8GWh动力电池一期年产2GWh项目已竣工。 ▲康养产业。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个,新增投资80亿元,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21.3亿元。太极拳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陈家沟太极文化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了30个城乡示范性养老服务设施,建成146家农村幸福院。 |
(四)标本兼治,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强化政治担当,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攻坚突破。重大风险有效化解。争取再融资债券20.5亿元,有效缓解了政府偿债压力。政府隐性债务化解有力有序进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19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现行标准下10.7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空气优良天数210天,同比增加46天。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完成森林资源培育15.5万亩。南太行(焦作)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试点,35个子项目完工17个。马村区、中站区成功纳入“十四五”全国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重点支持名单。累计完成“双替代”37.9万户、“百企退城”92家。沿黄百里生态文化廊道、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大沙河水生态治理项目进展顺利,小浪底北岸灌区土地手续获国务院批复,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灌区工程顺利开工,南水北调水供水9384.5万立方米,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稳步推进。“四水同治”工作获省优秀格次,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类别全部优于省定目标,沁河、蟒河入黄断面水质较2015年均改善2个类别,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专栏2:三大攻坚战
▲精准脱贫攻坚战。社会保障扶贫:建成医养中心47个,554名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实现集中医养。产业扶贫:安排扶贫项目571个,竣工率100%;支付扶贫资金3.1亿元。消费扶贫:全市认定供应商189家、扶贫产品532种。金融扶贫:设置公益岗位3251个,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7308.4万元。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制定“一债一策”隐性债务化解台账,超额完成政府隐性债务化解任务。集中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百日宣传和宣传月活动,开展涉非涉稳风险排查,妥善处置了企业债务、非法集资、问题楼盘等风险点。 ▲污染防治攻坚战。关停落后燃煤机组6台,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136家。全年全市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11%、11.1%,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17个省定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全部完成。大沙河等64个水生态治理项目进展顺利。积极开展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打造36个森林焦作“六化”示范工程。 |
(五)重点突破,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心城区带动作用持续增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十大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8.9亿元,中原路、南水北调配套水厂等项目圆满收官。中心城区新增景观水面6100亩、绿地7000亩、湿地2500亩、城市绿道100公里、口袋公园46个。县域经济活力持续激发。深入开展“百城提质”,645个百城建设提质项目竣工556个,六县(市)高质量考核排名全部进入全省前30强,孟州市入选全省第一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被赋予156项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孟州市和沁阳市成功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榜单,数量居全省第2位。孟州产业集聚区、温县全域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单位。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家,省级达到47家,温县成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博爱县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创建实现全覆盖,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客运车辆覆盖所有行政村。六县(市)全部通过省级农村垃圾治理达标验收,行政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
专栏3:十大基础设施项目
▲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项目。12个节点公园全部建成开放,天河公园成功创建AAAA景区。 ▲河道综合整治项目。累计完成征迁7.5万平方米、绿化62.6万平方米,李河人民路桥、丰收路桥已全面通车,城区14条黑臭水体被住建部监管平台认定为“长制久清”。 ▲牧野路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中原路和西环路项目。17.6公里全线贯通,节点绿化工程主体完工。 ▲东海大道项目。东海大道焦辉路至大沙河桥(约12公里)除涉及铁路工程外基本贯通。 ▲南水北调配套水厂。全面投入运行。 ▲太焦铁路项目。太焦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大沙河城区核心段PPP项目主体完工,完成17个节点公园。 ▲新河商务区和新河生态治理项目。新河商务区高压线路归并改造工程(含龙源路综合舱)开工建设。 ▲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31个实物安置项目,在建339栋29900套,主体完成14674套,1550户居民喜迁新居。 |
(六)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把激活内力与借助外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内外结合、联动发力,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加快建设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重大规划编制,100多项重大布局、重大举措、重大工程纳入了国家和省重大规划。孟州黄河大桥、焦温快速通道等加快建设,太焦铁路投入运营。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对标优化提升行动,2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完成流程再造,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由95个工作日压缩至65个工作日,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城市门户APP“焦我办”上线运行,部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可办”。外资外贸稳定发展。市工业集聚区西部园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专业化工),博爱、修武、温县、市工业集聚区获批省级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9.5亿美元,增速7.6%,均居全省第6位。新引进省外项目461个、合同利用省外资金1466亿元,均居全省第3位。进出口总额139亿元,居全省第5位。
专栏4:重大区域布局谋划
▲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太焦铁路全线通车,焦作西站建成投用,孟州黄河大桥、焦温快速通道等项目加快推进,郑焦市域铁路快线纳入郑州都市圈市域铁路规划。 ▲“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郑焦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区域合作联动走向深入,我市旅游业二次创业加快推进。国庆中秋假期,郑焦两市接待游客达到1531.4万人,占全省的21.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9亿元,占全省的19.4%,核心景区云台山成功实现了疫情后市场启动全省第一、游客人数全省第一、综合收入全省第一的佳绩。 |
专栏5:重点领域改革进展
▲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焦作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方案》,明确6项重点任务、14项核心攻坚指标和5项保障措施。建立对标优化工作台账,明确优化任务129项、创新举措51项。 ▲深入实施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综合运用在线审批、模拟审批、容缺办理等办法,提高审批服务效能。 ▲大力推动“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将全市企业开办环节确定为企业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3个环节,市本级已实现企业开办一日办结;不动产登记过户已实现与水电气暖并联办理;进口平均通关时间压缩至3.3小时,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压缩至1.8小时。全力推进获得用水、用气、电力涉及的占掘路许可、规划许可、绿化许可、影响交通安全占道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并联办理。 ▲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行“信易贷”“信易批”“信易调”等信用平台建设。“信易贷”模式荣获“河南省十大信用案例”、“全国优秀信用案例”等多项荣誉,帮助3226家中小微企业获得了优惠利率贷款181.8亿元,其中信用贷款74.6亿元。 |
(七)利民惠民,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年民生领域支出257.6亿元,增长11.7%,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78.3%。就业形势平稳向好。新增城镇就业7.9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亿元。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建设。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主体完工3所。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投入使用,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395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主体全部完工。市传染病医院完成污水处理、传染病区和负压病房改造等工程。建成社会足球场85块。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5%,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099个。城市低保月标准提高到600元、农村低保年标准提高到4500元。累计发放困难群体价格补贴3562.2万元。拨付各类救助资金4.2亿元。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深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
专栏6:2020年市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新增城镇就业。全市新增就业7.9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22.9%。 ▲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工项目859个。 ▲完善妇女“两癌”筛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机制。“两癌”方面。全年开展乳腺癌筛查55016人、宫颈癌筛查52563人,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两筛”方面。全年完成免费产前超声筛查22020例、免费血清学筛查23517例,孕产妇早中期产前筛查覆盖率为73%,超出目标18个百分点;新生儿“两病”筛查30485例,新生儿听力筛查29853例,筛查率分别为97.7%、95.7%,超出目标7.7个和5.7个百分点。 ▲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条件。建成20个农村寄宿制学校,全部主体已完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持续抓好“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完成2863公里“四好农村路”创建任务,全市6782公里农村公路实现创建全覆盖,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推进城市绿色公交建设。投入资金1.8亿元,购置200台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群众出行更加绿色便利。 ▲整村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完成农村改厕69924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实现全市公立医院“一卡通”。全市公立医院已经取消就诊卡就医、取消就医预存费用,市民仅需凭借身份证、社保卡、健康卡其中任意一卡就可以就医。 ▲大力做好残障救助。为956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1265户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为全市30719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和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推行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已在有需求的小学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全面建成146家农村幸福院和30家城乡示范性养老服务设施。全市累计建成181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13家农村幸福院,实现城乡养老服务全覆盖。 ▲促进公立医院提质升级。6县(市)实现公立二甲医院全覆盖,市人民医院门急诊楼暨医学研究中心项目开工建设。 |
同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一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区位发展优势、创新发展能力有待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亟需延链补链强链,新兴产业占比不高、发展相对缓慢,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污染攻坚面临较大压力。城市首位度仍需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亟待发力。二是内需不足制约经济稳定恢复,企业预期和信心不稳,投资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受疫情持续影响,大宗消费、生活服务消费、旅游消费恢复相对较慢,消费热点还没有充分形成。三是同先进地区相比,市场化和法治化营商环境还有一定差距,实体经济融资难、企业经营难、涉企合同执行难、项目落地难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营商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四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市治理、社会治理仍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按照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2021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努力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争当河南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的主力军,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定在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稳步增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节能降耗完成省定目标,进出口保持平稳增长,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粮食产量保持在200万吨以上。
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打好“四张牌”为抓手,以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为布局,以深入实施“四高”行动为重点,以做深做实“质量、效率、法治、出彩”落实年活动为保障,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建设。统筹推进以下8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着力扩大内需战略,持续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基础性作用,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扩投资、促消费、强市场主体,力促经济稳中有进。
实施“四高行动”。实施高水平规划引领行动。出台实施“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郑焦一体化发展等重大规划,印发科技创新、数字经济、郑焦产业带等多个专项规划,加快构建以发展规划为引领、空间规划为基础、专项规划和县级规划为支撑的现代规划体系,引领带动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布局谋划实施。实施高质量项目攻坚行动。坚持“项目为王”,聚焦“两新一重”实施重大项目“968”工程,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9大领域遴选实施600个左右、年度总投资800亿元的重大项目。以“四比四看”为牵引,全面落实“四个一”分包机制和“五包”责任制,加快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实施高效率上下畅通行动。围绕国家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深化政策研究和形势研判,抢抓国家和省的政策窗口期,在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加大政策性资金和各类债券额度争取力度,争取更多试点、示范项目,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优化行动。研究出台我市高标准营商环境优化“1+16”行动方案(包括1个总体方案和16项专项行动方案),实施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快速提升市场服务便利化水平等5大类33项重点任务,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力争3月底全市营商环境评价各项指标在2020年基础上提升10%以上,年底前各项指标在3月基础上再提升20%左右。
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全年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80个,其中省重点项目80个、市重点项目300个。实施第一批省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937.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8.7亿元;第一批市重点项目200个,总投资181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1.6亿元。市重点项目中,计划竣工项目51个、续建项目77个、新开工项目72个。加快推进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大咖食品产业园(二期)、焦作市创基高端智能产业园有限公司创基智谷等工业类项目107个,总投资896.3亿元,年度投资312.6亿元;加快推进焦作厚疆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万邦厚疆(焦作)农产品批发市场(一期)、河南白鹿仓黄河歌谣国际旅游度假区(一期)等现代服务业类项目36个,总投资483.5亿元,年度投资137.4亿元;加快推进河南蛮蛮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沁阳市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中原工业设计城等双创平台类项目14个,总投资110.1亿元,年度投资39.2亿元;加快推进国网焦作供电公司电网建设等能源交通类项目4个,总投资21.4亿元,年度投资20.4亿元;加快推进解放区涧西街棚户区改造等新型城镇化类项目4个,总投资52.8亿元,年度投资14亿元;加快推进河南永续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年处理60万吨废旧电池资源综合利用、东西部静脉产业园等生态环保类项目6个,总投资42亿元,年度投资13.4亿元;加快推进小浪底北岸灌区、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等农林水类项目7个,总投资81.3亿元,年度投资21.1亿元;加快推进焦作市人民医院门急诊楼暨医学研究中心、河南焦利物贸有限公司焦作科技职业学院等民生与社会事业类项目22个,总投资126.3亿元,年度投资53.6亿元。
培育提升消费能力。促进传统消费升级换代。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巩固百货大楼、王府井、万达广场、丹尼斯商贸中心地位,加快铜锣湾、凯旋汇商业广场、世和万达广场等商贸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新兴消费业态。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培育形成10个以上高品位、高标准、上规模的省级专业或综合类夜间消费集聚区,云台山、太极小镇争创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线上直销等新业态,依托传统商贸企业打造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新模式。优化城乡消费节点布局,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开展邮政在乡和快递进村行动,促进乡村消费增长。
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多措并举稳定市场主体。积极争取、加快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惠企政策,坚决杜绝违规涉企收费现象发生。健全民营经济“一联三帮”机制,完善“企业纾困360”平台,落实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跟踪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善智慧金服平台、应急转贷平台功能,力争普惠金融贷款余额超240亿元。继续推进“引金入焦”工程,推动云台山、鑫诚耐火等企业上市,力争直接融资超180亿元。设立一批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控。跟踪监测省高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修订完善县域和城区考核办法,找准、找实影响经济运行的困难和问题,密切跟踪督导落实。加大“四上”企业统计入库管理培育,提高“四上”企业入库率和数据质量,确保“四上”企业应入尽入。继续推动外地施工企业就地法人化。
(二)着力激发科技创新赋能,加快建设新兴科创名城。聚焦资源、平台、企业、人才等关键环节,统筹推进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建设新兴科创名城。
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创新格局。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战略,融入国家、省创新格局,发挥国家高新区示范引领作用,争取更多高能级创新平台、载体、项目等在焦作布局,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深化院(校)地科技合作,重点实施“名校名院名所+焦作”建设工程,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向焦作流动聚集,推动院(校)地科技合作洽谈会各项成果转化和签约项目落地实施,力争签订产学研用合作项目50项以上。
搭建创新平台载体。推动高新区提质发展。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模式,加快焦作国家高新区“科技资源支撑型国家双创特色载体”建设,支持孟州市产业集聚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科技综合体。加快工业设计城、创基智谷等科技产业综合体建设,高标准打造14家科技产业综合体、力争入驻企业700家以上。加强科技攻关。推动多氟多创建国家级“氟基功能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强耐新材创建省级“新型绿色建材创新中心”。加快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全年力争落地科技合作项目20项以上。
培育创新型市场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快组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力争每个产业链配套一个科研院所,全年新培育3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瞪羚”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落实科创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科技奖励、税收减免和研发费加计扣除等科技创新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科研人员活力。积极探索“揭榜挂帅”等制度,推进科技计划、资金、项目高效整合,将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赋予科研人员在科技项目申报立项、过程管理、结项验收以及成果处置等方面更多自主权,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做强财政金融支撑。加快省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市建设,完善科技贷款、科技创新投资引导基金等工作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完善相关人才政策。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引进和扶持力度,办好第三届郑焦人才项目精准对接洽谈会、海外英才中原行等活动,引进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0个以上。深入实施返乡人才回归工程。建好用好焦作籍科技人才库,力争入库500人以上。
(三)着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产业链水平和产业基础能力为核心,锻长板补短板,加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智造强市和文旅名城。
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实施“266”产业链现代化提升行动。坚持链式集群化发展方向,全面落实“链长制”,着力打造高端装备、绿色食品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现代化工、铝工业、轻工纺织、能源工业6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5G、节能环保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开展产业链“1521”年度行动计划。推动佰利联氯化法钛白粉、风神全球轮胎研发中心、大咖食品产业园二期等100个战略支柱产业链项目和同仁堂中药配方颗粒、伯恩半导体封测等50个战略新兴产业链项目建设,力争年度投资分别完成200亿元、100亿元以上。持续推进“三大改造”。推动平原光电智能工厂、和兴化工高性能导电炭黑、多氟多氟硅资源综合利用等417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培育3家智能工厂,新建一批绿色工厂、园区。以龙蟒佰利联、多氟多等为龙头,持续推进“1020”大企业集团培育,打造全产业链经济。支持中内配、超威等重点企业实施“四基”应用计划,打造一批“头雁企业”“链主企业”,孵化培育配套领域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实施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工程。加快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华为新基建运营中心功能,加快推进5G产业园、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大数据和创新创意产业园等建设;培育壮大5G、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快皓泽电子高端微型照相智能对焦装置等项目建设。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组建焦作智慧城市投资建设运营公司,培育本地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推动产业数字化。支持浪潮、蛮蛮云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应用,推动1000家企业上云,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创建省级大数据(数字经济)产业园。
打造高能级产业载体。促进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四提三改两融合”,实施百亿元产业园区建设工程,建设钛锆产业园、中欧先进制造业产业园、膜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10个特色产业园区。修订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完成产业集聚区规划修编。深化体制创新。深化“管委会(工委)+公司”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企业综合分类评价,实施差异化资源要素配置政策。深入实施“百园增效”行动,打赢产业集聚区存量低效用地盘活和“标准地”出让攻坚战。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强化服务业“两区”生产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制造服务业,加快中原工业设计城、地理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优化现代物流业布局,加快焦东大宗商品绿色物流片区、焦西商贸物流与陆港片区、武陟公铁联运与跨河物流融合片区、孟州保税物流片区建设,推进武陟公铁联运物流港、宝武焦作现代物流园、万邦冷链物流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区域物流枢纽中心。提质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康养产业,加快和生国际康养城、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云阶康养小镇等项目建设,打造康养产业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家政、育幼、体育等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支持万帮家政服务公司等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发展。落实《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统一规划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加强综合管理、实施系统营销,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景区转型升级。支持景区发展二次消费项目,力争陈家沟成功创建AAAAA级景区,龙翔山、大沙河、净影寺创建AAAA级景区,神农山、莫沟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做好引山入城工作,促进北山康养业高端示范工程集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示范村、A级乡村旅游村创建,加快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等地标性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支持金岭坡太行艺术小镇、陈家沟太极小镇、靳家岭红叶小镇等发展特色文旅小镇,岸上乡、十二会村等创建AAA级旅游景区。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加强大运河永济渠渠首文化公园、武陟县怀城遗址公园、修武县大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孟州市义井遗址保护开发,推动广利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联合郑州推动黄河澄泥砚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河南太极拳学院、少林太极文武学校、印象·太极等项目建设。创新旅游体制机制。成立市级文旅投资公司,支持云台山集团化经营、市域旅游资源并购,推动市博物馆新馆、非遗展示馆等馆场建设。加快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改造提升,建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
(四)着力中心城区提级扩能,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中心城区带动,夯实县域产业支撑,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优势互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提高中心城区首位度。完善中心城区布局。按照“东扩、南进、西联、北优、中改”发展方针,加快构建“一轴四组团、四城十秀带”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完成西环路、东海大道、天河南路、天河北路建设,谋划推动普济路、中原路向南延伸至沿黄高速公路,打通塔南路向北至林邓线和向南延伸至沿黄高速公路工程;谋划推动解放路向东延伸至省道233工程、黄河路向西延伸至国道327工程,加快“焦修博”一体化进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完成大沙河组团规划,加快推进教育、医疗规划编制,实施城市片区式、组团式开发,加快商务中心区等“八大片区”建设。深入实施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以及物业管理等惠民工程,加快推动以背街小巷、海绵城市建设和河道综合治理为重点的便民工程建设,完成1.2万户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改造提升城市道路、桥梁河道,加快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强化城市安全治理和风险防控,建设韧性城市。开展园林式单位、现代化生态小区创建。以微改造为抓手,建设市民15分钟休闲生活圈,让城市500米见园。
完成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沙河城区核心段生态治理、南水北调城区段绿化带全面完工。西环路建设项目建成。东海大道实现通车;省道306完成节点目标。牧野路项目建设完成节点目标。太焦铁路完成存车线、焦作西站广场项目建设。白马门河、普济河、翁涧河、李河四条河道综合治理全面完工;全面铺开弱电入地工程;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消除建成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孟州黄河大桥主体完工。新河商务区综合管廊主体完工。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基本建成1.6万套、主体封顶1万套。静脉产业园建成运营,实现机组并网。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县域产业支撑。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引导武陟、博爱、修武“向心”发展,沁阳、孟州、温县转型提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壮大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再创建一批全省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探索走好富有地域特色的县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工作,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支持农民带地进城。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专项行动。推进百城提质新三年行动,高标准推进总投资1322亿元的645个提质项目,统筹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
(五)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五大振兴专班”体制机制,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打造中西部乡村振兴样板。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支持平安、怀川等种业公司发展,全力构建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麦种“繁育推”一体化产业体系,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发展到48万亩,打造国家级小麦种源基地,加快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稳定粮食生产。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2.6万亩,确保粮食总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200万吨以上。办好农民丰收节。
实施产业振兴行动。促进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做强四大怀药等食药产业链,推动农业全产业链科技攻关,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促进食品药品全产业链发展。发展产业园区。做强“两牛”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构建国家、省级、市级梯次分明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加快建设博爱、孟州、温县和示范区等高端设施蔬菜基地,推进蒙牛综合物流园、伊赛肉制品产业园等畜禽产业园区建设。做强特色产业。围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乡村精品旅游、乡土特色产业,做好沿山沿黄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全面促进乡村旅游量质提升。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善乡村建设政策措施。出台落实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及各专项行动方案,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流动自由化。推进供水一体化。重点做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完成修武县七贤镇中心水厂、博爱县引丹水厂、孟州市南水北调水厂主体工程,力争其他县(市)水厂开工建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机制,力争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等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打造50个人居环境整治亮点村,推动全域由“净”向“美”转变。支持修武县打造全省乡村建设行动样板。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财政投入力度、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已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
(六)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激发经济动力活力。坚持内外联动、量质并重、全域统筹,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更大主动,打造区域开放新高地。
建设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制定实施郑洛“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实施方案,联动郑洛,探索现代化都市圈协调发展新路径。推动交通共网。建成国道207孟州-巩义-偃师黄河大桥,力争开工建设沿太行(焦作至济源)、沿黄(武陟至孟州)、焦平(焦作至荥阳)、沁阳至伊川等高速。启动郑焦市域铁路快线、焦唐(焦作至唐河)高速前期,开工建设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推进新焦铁路、焦济铁路、焦柳改线、月山至随州铁路等建设,打造郑洛焦“1小时通勤圈”综合交通体系。推动产业共链。支持武陟华夏产业新城、金水·温县新兴科技产业园等飞地产业园区更大力度承接产业转移,探索设立郑焦武陟特别合作区,争取郑北货场在焦作东站布局,推动孟州融入洛阳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强力推进南北新城建设,加快打造郑焦科创产业带、焦济洛“智造”产业带。推动文旅共融。以打造“两山两拳”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带为引领,办好“大河南北·郑焦一体”“太极+少林”功夫之旅等重大活动,培育打造郑洛焦山水休闲养生游、古城文化溯源游、天下文宗研学游、中华武术修学游、大河风情体验游等精品线路。推动合作共享。探索郑洛焦优质教育资源交流合作机制、跨区域重大疫情联防联控合作机制、医疗卫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构建区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争取联合举办更多体育赛事,推动郑洛焦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交流合作。
强化开放合作。做强开放平台。提升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河南进口肉类口岸焦作指定查验场等服务水平;加强与日照港、洋山港等沿海港口功能合作,主动对接郑州国际陆港、机场集团等开放平台,创新多式联运模式。壮大外贸主体。加快外贸型企业引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强省级汽车零部件、羊剪绒及制品、造纸及纸制品出口基地和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建立出口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创建更多国家级、省级新产业出口基地。积极推进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创建工作,扶持龙头企业,培育中小企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推动开放招商。树立全市招商一盘棋思想,以招商统一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围绕“六个突出”抓招商。明确招商重点,突出区域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突出重点发达地区、关联产业;突出央企和500强企业、新兴产业;突出科研院所、领军型人才;突出商会协会、中介机构;突出一套机制、一支队伍。围绕创新方式抓招商。严格落实“7+X”招商机制,开展多方式招商。注重资本招商,坚持引企业与引资本相结合,举办“一赛一节”经贸招商活动和北京、深圳、上海及港澳、日韩招商推介活动;注重精准招商,坚持招大引强与招新引高相结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绩效考评抓招商。引入第三方量化考评机制,提升签约项目合同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推动现代教育装备产业园、恒大文旅康养城等项目履约落地。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焦我办”城市门户APP功能,提供24小时在线政务服务。持续深化以区域评估、多评合一、一网通办为主体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扎实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市属企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引导国有经济在重大战略、产业引领、公共服务等领域布局,扩大投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调整重点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进一步规范市、县两级财政关系。加强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探索零基预算,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同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金融、自然资源等重点改革事项。
(七)着力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加快建设美丽焦作。从源头治理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持续加大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调整力度,确保完成省定污染防控目标。
突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坚持“防”“治”“建”“调”“管”协同发力,实施黄河生态廊道提质增效行动,加快建设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滩区综合治理、湿地修复保护等三大工程。实施生态廊道提质增效重大工程。全面完成王园线全线贯通提质,扎实推进王园线沿黄百里生态文化廊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布局观光农业、游憩休闲、文化体验、健身跑道等功能片区,统筹推进温孟滩防护堤加固、黄河(温县-孟州段)无堤防段治理前期研究。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完成沁阳、孟州、博爱、温县、武陟等五县(市)国储林人工造林3万亩。实施滩区综合治理重大工程。坚持因滩施策、分区治理,推动滩区国土空间差别化用途管制。加强滩区管理,开展“三滩”分区运用模式研究,优化黄河滩区布局,平整高滩、治理二滩、放缓嫩滩,规划形成宜居安全区、设置限制开发区。强力推进黄(沁)河“清四乱”,织密河道监管网络,解决滩区“四乱”等影响防洪安全的突出问题。实施湿地公园群建设重大工程。开展孟州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恢复修复,完成博爱幸福河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推进武陟嘉应观黄河省级湿地公园和沁阳神农山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建设等。推动温县省级环城水系滨河湿地公园建设前期,加快大沙河、新河、白鹭湖、白马门河、沁东中水湿地等湿地公园建设。
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重要节点污染防控。分类施策,对不同级别企业采取不同管控方式,特别是夏季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的企业,细化差异化管控措施。加快构建全市污染防治统一信息平台。统筹整合现有环境质量监测监控网络和重点企业在线监控、涉气企业用电量监控、用车大户车辆监控体系。淘汰落后煤电、锅炉。基本完成35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拆除或清洁能源改造,推进关停30万千瓦以下落后小煤电机组。
加强水生态和土壤保护治理。抓好河湖综合治理保护。健全并落实“河长+检察长+警长”三长联动制、“巡河员、护河员、保洁员”三员护河制,确保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省定年度目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建好重大水利工程。做好小浪底北岸灌区、西霞院水利枢纽输水及灌区工程等省重大水利工程相关工作,加快工程征迁安置工作和配套工程建设。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
大力推进节能降碳。落实国家节能政策。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持续开展能源消费“双控”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全面调整。完成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实现能源管控实时化、精准化。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动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东、西静脉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体建成,实现机组并网,日处理垃圾3000吨。推进全民节能行动。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行动、绿色建筑提升行动。推动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和充电桩建设。落实《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强白色污染全链条防治,分区域分品种分阶段禁限部分塑料制品销售和使用。
(八)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幸福指数。全面实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防范社会领域重大风险。
加强就业创业和社会保障。就业创业方面,实施高质量就业专项行动,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推动农民工返乡就业。实施拓岗位扩容量计划,健全公共招聘信息发布平台,组织开展好线上招聘活动,加大线下招聘力度。落实中小微企业免征、大型企业减征、困难企业缓缴社保费的阶段性政策,推动稳岗返还政策快速、精准、高效落地实施。社会保障方面,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大因病致贫人员救助力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持续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发展第三支柱保险。加强住房保障,做好问题楼盘专项治理,积极构建租售同权的保障房体系。
持续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做强卫生健康事业。依托市人民医院建成市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三院建成市级传染病集中救治医院;依托六县(市)综合医院建成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建成发热门诊(诊室)。办好市级“四家医院”、县级“三所医院”,推动县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全国智慧教育2.0示范区,加快推进市实验幼儿园南园等一批公办幼儿园建设,推动学前教育优质发展。继续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乡镇寄宿制学校,建成一批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加快市特教学校康复公寓楼项目建设,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支持河南理工大学科技园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支持焦作大学、焦作师专联合升本。推动黄河生物科技学院、河南工信职业学院建立开放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市技师学院新校区项目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加快发展医养产业,引优培强健康、养老、养生服务机构,完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推广建设城区老年助餐中心。办好文体节会赛事。强力打造太极拳产业集群,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培育开发精品赛事,办好“一赛一节”,争取全国太极拳锦标赛、国家武术高段位考评等赛事,推动体育产业化进程。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筹办好郑焦黄河自行车公开赛、中国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等赛事活动。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开展好太极拳“六进”活动,完善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
确保社会和谐安全稳定。抓好疫情防控。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市疾控中心综合能力提升项目。提升文明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营造共建共享和谐氛围。持续推动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人人守信践诺的社会氛围。强化社会治理。推动平安焦作、法治政府建设,加大扫黑除恶力度,做好稳价保供、拥军优属、民族宗教、信访稳定、食品药品、军民融合、公共消防、应急管理等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焦作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主要指标草案
指标名称 |
计算 单位 |
2020年计划 |
2020年实际 |
2021年计划 |
|
一、综合类 |
|
||||
1.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 |
高于省平均水平 |
- |
7左右 |
|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 |
高于省平均水平 |
- |
7左右 |
|
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 |
% |
- |
- |
- |
|
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
% |
与经济增长同步 |
1.3 |
5 |
|
5.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
% |
- |
62.7 |
- |
|
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 |
进入全省前列 |
- |
6 |
|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 |
高于省平均水平 |
- |
9 |
|
8.居民消费价格增速 |
% |
与省平均水平持平 |
2.6 |
3左右 |
|
二、创新发展类 |
|
||||
9.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
% |
- |
- |
- |
|
10.高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 |
% |
- |
3.9 |
- |
|
11.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 |
% |
- |
- |
- |
|
三、协调发展类 |
|
||||
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提高1.2个百分点 |
62 |
提高1个百分点 |
|
四、绿色发展类 |
|
||||
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 |
3左右 |
- |
完成省定目标 |
|
14.城市空气优良天数 |
天 |
219 |
210 |
- |
|
15.省控目标断面水质达标率 |
% |
完成省定目标 |
全部达标 |
- |
|
五、开放发展类 |
|
||||
16.进出口增速 |
% |
平稳增长 |
- |
平稳增长 |
|
17.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 |
9.5 |
- |
|
六、共享发展类 |
|
||||
1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与经济增长同步 |
3.7 |
稳步增长 |
|
19.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
万人 |
0.5665 |
全部脱贫 |
- |
|
2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
万人 |
6以上 |
7.99 |
6以上 |
|
注:指标项为“—”表示目标未设定或未公布。 |
|||||
名 词 解 释
1.“四早”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七个百分之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商场超市、重点旅游景区、快递企业、物流园区、规模以上货运企业、列入全省重点外贸企业白名单的重点外贸企业全部复工。
3.“三大改造”:技术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
4.“四水同治”: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
5.森林焦作“六化”示范工程: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等“六化”建设。
6.投资审批“三个一”改革:审批事项一清单、在线办理一平台、审批时间一百天。
7.“一联三帮”:落实党政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帮助惠企政策落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产业项目建设。
8.“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9.“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0.“266”产业链现代化提升行动: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高端装备、绿色食品;6个500亿级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现代化工、铝工业、轻工纺织、能源工业;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新能源及网联汽车、5G、节能环保。
11.产业链“1521”年度行动计划:“1”指推动佰利联氯化法钛白粉、风神全球轮胎研发中心、大咖食品产业园二期等100个战略支柱产业链项目;“5”指同仁堂中药配方颗粒、伯恩半导体封测等50个战略新兴产业链项目;“2”指战略支柱产业链项目力争年度投资完成200亿元以上;“1”指新兴产业链项目力争年度投资完成100亿元以上。
12.“四基”:核心的基础零部件、先进的基础工艺、关键的技术材料、关键的产业基础技术。
13.“四提三改两融合”:提高亩均产出效益、提速产业集群培育、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提档政务服务效能,同时推进智能化改造、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引导融资模式改进,促进产城融合互动、统筹区域融合发展。
14.一轴四组团、四城十秀带:“一轴”,即迎宾路城市发展主轴;“四组团”,即大沙河休闲旅游组团、新河商务中心组团、焦南行政商务组团、焦北有机更新组团;“四城”,即南部产业新城、北部生态新城、焦西高铁新城、东部生态康养新城;“十秀带”,即打造横向沿南太行、南水北调、人民路、大沙河、黄河和纵向沿东海大道、中原路、迎宾路、普济路、焦温快速通道十条活力秀带。
15.“八大片区”:中铁太行新城片区、世合万达广场片区、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片区、以植物园、森林公园、电厂文旅为主的西部片区、铜锣湾广场片区、新河商务区核心片区、恒大文旅城片区、高铁周边片区。
16.“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7.“清四乱”: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
18.太极拳“六进”:广泛组织太极拳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
焦作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21年2月22日印 |
(完)